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升级转化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3.病虫害防治过分依赖化学农药。化学防治仍是我省茶园病虫防治的主要手段,约90%以上的茶园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缺乏其他的防治手段。过多化学农药的投入,直接导致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成为影响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在于茶园病虫防治的专业化水平低,多数茶农无规范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因此,集成一批先进的化学、物理、生物防治适用技术,在我省茶叶主产区大面积示范推广;引导茶农走出传统防治误区,组建容易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的专业化防治模式并逐步放大,从而可降低病虫防治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提升茶叶的质量安全水平。

  4.名优茶加工连续化程度低 。据2010年对38个县的调查,在总产量5.78万吨的名优茶中,全机械加工的总量达3.99万吨,占69.3%;机制加手工辅助的加工量为1.40万吨,占24.4%;而连续化生产流水线加工的只有2056吨,仅占3.6%,连续化加工水平明显滞后。同时,由于规模化经营比重偏小、加工机械设备造价偏高、连续化成套机械列入农机补贴政策滞后等因素影响,名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应用进程较慢。我省名优茶加工连续化自动化加工成果转化应用,将对浙江绿茶主动应对劳动力日益短缺、全面消除名优茶加工过程质量安全隐患、提高名茶规模化加工生产水平,加快我省名茶加工标准化、清洁化和连续化进程,促进浙江茶叶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转化,全面推进浙江茶叶加工装备升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

  5.茶精深加工及新产品产业化相对滞后。当前,我省茶叶增值加工虽初具规模,如速溶茶、茶多酚的生产在国内占50%左右。然而,这部分产品大多被作为原料使用,加上技术门槛较低,同质化竞争激烈,造成我省茶叶增值产品雷同,增值幅度不大的局面。而在增值空间更大,市场前景更好更广阔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茶类增值产品方面,除茶饮料外还未见其他知名产品。尽管我省提出的茶成分与中草药及其他天然产物复配开发健康食品的技术体系已经开始应用,但是新产品产业化滞后,产品种类单薄,辐射带动效应不足,已有的茶类降血脂、抗氧化等多项增值空间更大的国食健字和专利技术的健康食品还未实现产业化。此外,茶黄素等茶多酚衍生物功能研发和产业化生产技术虽已拥有大量成果,但还未实现产业化推广。可以说,茶精深加工及新产品产业化滞后性已极大地限制了我省茶叶深加工的快速推进和茶产业升级发展步伐。

  6.茶资源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两极化现象严重。茶资源在饮料、乳制品以及干果类等食品行业应用发展十分迅速,产业化技术水平较高,已形成了完善的产品体系,产值大都在百亿元以上,对于茶产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与此同时,茶资源在其他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发展,尤其是在烘焙食品、酱卤食品则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受困于技术瓶颈,存在着产品品质较差、同质化产品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因此集成一批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技术,针对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联合攻关并进行产业化示范,对于促进茶资源在烘焙、酱卤食品中的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切实实现我省茶产业发展跨界化。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