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丹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2.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吸引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开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针对我市的产业发展需要,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各类拔尖领军人才。加快培养各行业各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等工程。积极吸引领导人才、企业管理人才、金融人才、文化艺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加大公开招聘高素质领导干部的比例。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调整规范各类人才奖项设置,建立政府荣誉制度,按照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授予政府功勋奖章并给予重奖。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人尽其才和宜于创新发展的社会氛围。

  3.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科学合理制定新兴产业规划,加快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引导和鼓励国有、民营、股份制等各类企业投资发展新兴产业。依托重点企业,与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积极支持新兴产业孵化器建设,为高新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逐年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

  4.加快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探索建立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科技研发风险担保和风险投资的有效机制,设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金,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贷款贴息、贷款担保和风险投资。推进重大自主创新项目的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产品和企业,积极推进一批重大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奠定基础,鼓励企业兼并收购国外科技型企业和研发团队。加强农业科技工作,构建农业科技平台,加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建立农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园,提高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二)加强土地开发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切实保护耕地。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落实保护责任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0.53万公顷。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搭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平台,拓展城镇、工矿和村庄发展空间,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

  2.加强土地管理。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严格用地审批,确保土地依法征用。

  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调整完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省级开发区土地投资强度一般不低于3000万元/公顷,其他工业园区土地投资强度一般不低于2300万元/公顷。工业项目的建筑容积率一般不低于0.8,建筑密度一般不低于35%。

  (三)改善投资融资环境,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1.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增强信贷资金供给能力。大力培育引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推进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开展动产、知识产权、股权、保函等新型质押贷款方式,发展保理、供应链等创新型金融产品,制定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准入标准和审批流程,充分挖掘利用企业抵押资源,提高贷款抵押率。银政企共同努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完善企业自身条件,提高贷款审批成功率,确保贷款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2.大力发展各类担保业,构建银企对接桥梁。扩大农村有效担保范围,发展多种形式担保产品,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担保产品。建立包括政策性担保、多元化投资的商业担保以及再担保在内的信用担保体系。引导本地民营资本和域外企业在我市设立担保机构,引入外地大型担保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市、县(市)区地方财政出资建立再担保和信贷风险补偿等保障基金,完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促进担保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担保费率适当下降,减轻企业负担。

  3.利用资本市场,增强直接融资能力。多渠道、多形式培植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加快企业境内外上市步伐。促进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实现直接融资。改革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集中财力建立我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吸纳本地民间资本参与,吸引海内外战略投资者加盟,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企业,有效支持重点产业快速发展。鼓励保险、证券等行业在我市开展直接投资业务。

  4.加强法制建设,有效维护金融债权。各级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努力,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不良贷款清理,创造安全的金融环境。行政和执法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各种恶意逃废债行为。加大金融债权案件的审理、宣判和执行力度,切实维护各类债权人合法权益。

  5.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继续推进投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积极推进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公益项目市场化。所有园区开发建设都要实行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实现筹资融资、开发建设、收益偿还自行平衡。

  6.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提高招商引资实效。严格落实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依托地区优势,创新招商方式,围绕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集中人力财力,组织开展产业招商、专题招商、园区招商,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引进旗舰型企业,加速我市产业集聚,带动地区产业优化升级。

  (四)优化财政收入结构,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1.提高经济发展对财政贡献率。以流转税为重点,培植壮大税源,稳固税基,形成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内在机制。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纳税超千万元企业达百户以上,形成一批纳税超亿元企业。

  2.加强税收征管。强化税源管理,加强税基核算,全面掌握各类经济主体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规范征收行为,完善征管制度,创新征管方式,增强依法治税透明度,提高财政收入征管水平。

  3.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压缩一般性财政开支,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大公共服务支出,着力支持困难群体就业、基本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支持医药卫生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支持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开发式扶贫。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科学性,探索编制与地区发展规划相匹配的财政支出中长期预算。围绕经济发展重点,建立主导产业、科技创新等发展基金,增强财政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效力。

  4.改革完善财政评价监督体制。深化部门预算,建立覆盖政府所有收支完整统一的公共预算,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规范政府债务工作,加强政府债务监管,防范财政风险。建立政府重大支出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听证制度,强化财政预算和执行公开透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五)提升城镇承载能力,推进城镇化发展。

  1.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地区城镇化水平。按照各乡镇的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统一规划,腾出发展空间。加强小城镇的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环保、环卫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增强中心镇集聚带动能力和吸纳人口能力,加速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重点推进通远堡、灌水、五龙背、九连城、北井子等重点小城镇和新市镇建设。到2015年,地区城镇化率提高到70%。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