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三)防震减灾工作存在的不足

  “十一五”期间,我市防震减灾事业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严峻的防震减灾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预报水平还比较低,地震前兆手段偏少;抗震设防要求未全面纳入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和从源头上进行把关;城市应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不高,交通、电力、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有待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能力尤为薄弱;城市活动断层探测或震害预测工作尚未开展;应急救援体系不够完备,应急通讯装备不足,物资储备难以满足抗击大震巨灾的要求;公众应对大震巨灾意识薄弱,缺乏防震减灾常识和自救互救技能,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深入等。

  (四)防震减灾需求分析

  1.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十二五”期间,随着江苏沿海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将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和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加快,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将实现翻番,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0万,全市城市化水平超过56%。随着人口和社会财富向城市快速集中,国民经济的地震易损度也随之增加,需要提高建筑物抗震设防、地震预警与紧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2.建设幸福港城的时代需要。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加快建设,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物质丰富、信息发达、社会安定,已成为人民群众习惯的生活状态。人民群众对政府高效应对地震灾害的期望值日益提高,对防震减灾科学普及宣传有着强烈需求,参与应急演练及志愿者工作、组织民间救援团体等防震减灾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因此,顺应人民群众的减灾需求,建设幸福安全的家园,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非常必要。

  3.防震减灾形势的客观需要。我市作为全国重点监视防御区,需要一个和谐、安全、稳定的时空环境。同时,防震减灾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地震面对的是一系列世界性的科学技术难题,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地球科学研究的进步,对人类认识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解决资源和环境等基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形势、新任务对做好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