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1.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领域的应用。重点推广应用集成化生产执行系统(I-MES),通过数字控制系统(NC)、柔性制造系统(FMS)、工业机器人(ROBOT)、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CAQ)等生产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精确度和资源利用率,实现生产过程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生产模式。发挥大中型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下游配套企业加快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上下游企业信息系统在生产经营、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有机衔接,提升产业链整体信息化水平。

  2.加快发展生产性信息服务业。发展壮大以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应用为基础,面向生产性企业的信息服务业。充分发挥生产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的技术溢出作用,培育专业化的服务企业,全面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以公司治理、战略规划、清洁生产、国际合作等为重点,加强信息服务,满足生产性企业在风险投资、融资担保、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工业设计、品牌策划、知识产权、设备租赁等方面的发展需求。

  3.全力打造国家级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支持建设制造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汇集行业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及装备制造等方面的标准化数据,建设国内制造业相关领域的工程数据中心,重点打造国家级工程数据中心。依托产业集群,建立区域性网络化协同制造的信息资源库以及公共设计制造服务平台和工具库,提高企业供应链协作管理水平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

  4.积极培育行业标杆企业。实施工业生产数字化改造、装备制造数字化、清洁生产信息技术应用、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等示范工程,总结推广工业生产流程、设计能力、管理模式改造的成功案例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成功经验。培育20家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示范优秀企业、10家装备制造数字化标杆企业以及20家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信息技术应用标杆企业,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5.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信息技术。推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加快普及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支持研发能耗与污染物排放监控系统、新一代集散控制系统、高效节能变频调速技术、企业能源管理及调度系统等技术设备。加强信息化在节能环保行业准入、管理和行政执法监督中的应用,推动重点行业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发展节能减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成3个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信息技术应用产业转移示范园,研发1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关键信息技术和产品。

  (二)大力发展新兴信息产业。

  1.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产业基础较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高增长、高附加值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新光源、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和软件产业。以液晶电视集成制造、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及薄膜太阳能装备和材料开发、发光二极管(LED)应用、嵌入式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数字家庭产业化及网络创新创业等六大工程为突破口,加强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关键技术研发,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信息产业的应用对接,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

  2.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基于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和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信息传输服务业。促进影视娱乐和交互性多媒体等数字内容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基础数据库、数据资源服务中心和网络数据中心建设,积极拓展信息资源增值业务。推动软件网络化服务和云计算应用,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和新兴信息网络系统。支持广州建设国家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城市,加快专业市场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打造网络商都。支持珠三角地区重点建设电子商务交易、支付和配送枢纽,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依托优势行业建成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动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向我省集聚。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有条件的市建设电子商务区域中心。

  3.加快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为目标,以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为支撑,整合政、产、学、研、用等各方资源,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体系。鼓励大型龙头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重点建设移动通信、数字音视频、集成电路设计、新型元器件和软件等创新研发平台,以及企业技术中心、检测中心和行业重点实验室。促进核心软件与集成电路自主研发设计,建设广州、深圳、珠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级软件产业园。加快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建设,提高我省高端计算服务能力。加强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大力推进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省市合作共建云计算产业基地。突破云存储、云服务、云安全等核心技术。建立健全技术创新资源集成、关键技术联合研发、知识产权互惠共享机制,形成技术攻关合力。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