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3.城市配送工程。调整优化城市物流配送设施布局,完善城市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的物流配送网络建设,鼓励企业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适应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发展的需要,在大中城市发展面向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化共同配送。支持发展专业化物流,加快建立食品、药品、蔬菜、日用消费品、图书、建材、鲜活冷链等物流配送体系;重点培育专业商贸物流企业,采用物流信息系统,整合商贸供应链上下游关系,提高运转效率;优化邮政服务网络资源,提升城市与农村、商贸与工业相结合的现代邮政物流服务水平;支持和鼓励专业运输企业开展城市配送,提高配送的专业化水平,解决城市快递、配送车辆进城通行、停靠和装卸作业问题,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加快发展城市居民重要消费品连锁配送服务,发展小批量、多频次、时效性强的直接配送、“门到门”配送;积极推广放心主食工程,鼓励龙头企业建立统一的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政府帮助其优化整合市场,取缔不符合规定的加工窝点,确保广大居民能吃上放心主食;加快建立城市应急物流体系,制定应急物流预案,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省的应急物流保障系统,选择和培育一批具有应急能力的物流企业,提高危机状态下的快速反应能力。

  4.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在重要物流节点城市、物流集聚区和交通枢纽,加快大宗商品物流系统建设,形成若干个如粮食、煤炭、化肥、棉花、矿产品、农产品、钢材、机电、建材、机械装备等物流系统。积极支持大宗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贸易与物流方式的创新,鼓励大型流通企业与品牌生产企业加强合作,发展总经销、总代理等现代贸易方式;支持流通企业发展销售和物流网络,鼓励发展直达供货、加工配送等现代物流方式,减少仓储运输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加强大宗商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仓库、货场、铁路专用线、加工机械、装卸设备和运输车辆等。加快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农资连锁经营、农副产品流通三大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构建连接城乡、双向流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新建和改造一批物流中心、专业市场、连锁网点,组建一批大型农资流通企业,扩建一批县域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和乡镇超市、村级农家店,形成以大型龙头企业为骨干、区域性配送中心为支撑、遍布乡村的放心店为终端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

  5.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加强对制造业物流分离外包的指导和促进,引导生产与流通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方式。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模式与技术改进企业现有业务流程,将企业的物流资产、物流业务从主业中分离出来,实现原料采购、供应、销售、运输、仓储等一体化运作,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开展社会化物流服务,以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积极支持物流企业加强与制造企业合作,全面参与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或与制造企业共同组建适应现代制造业物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业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

  6.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工程。做好物流标准化的协调和组织工作,按照国家标准,尽快研究制定适应我省物流业发展需要,与国际、国内接轨的物流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促进各种物流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标准协调一致。鼓励企业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推广应用标准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实施物流标准化服务示范工程,开展大型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标准化试点工作。鼓励物流企业和有关方面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装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物流的标准化程度,以物流的标准化促进物流的现代化。完善物流业统计调查和信息管理制度,加强物流统计基础工作,贯彻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建立科学的物流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

  7.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加快建设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的行业和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电子口岸、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鼓励城市间、行业间和企业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支持物流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业务流程,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实现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积极支持企业开展信息发布和信息系统外包等服务业务,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8.物流科技攻关工程。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无线射频识别、物流信息平台、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适时启动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的研制,提高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水平。积极推广集装箱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推行托盘化单元装载运输,大力发展集装箱车、重型载货汽车、大吨位厢式货车和甩挂运输等组织方式,降低物流成本。鼓励物流企业采用条形码、智能标签、立体仓库、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加强物流技术装备的研发与生产,支持物流企业自主创新,鼓, 励企业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物流技术设备,提高物流技术装备水平。

  9.应急物流工程。建立应急生产、流通、运输和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紧急调用。建立多层次的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保证应急调控的需要。加强应急物流设施设备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选择和培育一批具有应急能力的物流企业,建立应急物流体系。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协调。

  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召集人的甘肃省现代物流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调物流资源整合、产业布局和跨区域的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本规划的实施,形成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按照工作职责分工,尽快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并加强指导和监督,努力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实现本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物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研究制定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投资、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在财政资金安排上,要支持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物流人才培养、物流科技研发和物流基础性工作,通过建立重点物流项目库,设立“甘肃省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重点物流企业的运输、仓储、配送、信息设施和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积极争取国家在中央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等方面对重点物流项目的扶持政策,对采用物流信息系统、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的,优先列入各级政府科技创新资金和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国土部门要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时,对纳入规划的物流重点项目用地给予重点保障,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可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优先安排。对政府供应的物流用地,应纳入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依法采取招标、拍卖或挂牌等方式出让。积极支持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或提供物流服务,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应按规定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出让收入依法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税务部门要抓紧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并在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结合增值税改革试点,尽快研究解决仓储、配送和货运代理等环节与运输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的问题。研究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税政策,既要促进物流企业集约使用土地,又要满足大宗商品实际物流需要。铁路部门要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对于地方政府重点支持的物流园区、工业企业物流设施,需要与铁路接轨的,应当积极支持,在接轨政策和运力计划安排上给予倾斜;要积极支持工业企业和物流企业改造提升现有铁路专用线资源,鼓励企业发展战略平台,实现铁路和地方经济良性互动发展。

  (三)改善经营环境。

  完善物流法规政策体系,制定物流配送车辆通行便利措施和降低物流企业规费负担的政策,积极清理向货运车辆收取的各种费用,严禁违规对物流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评比。进一步降低过路过桥收费,按照规定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控制收费公路规模,优化收费公路结构。加大对高速公路收费的监管力度,撤并不合理的收费站点,逐步降低偏高的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大力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提高车辆通行效率,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加快研究制定城市配送管理办法,有效解决城市中转配送难、配送货车停靠难等问题。进一步完善物流市场准入制度和交易规则,规范经营行为,清理和废止各类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规定,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对物流企业资质的行政许可和审批条件,改进资质审批管理方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规范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倡导合法诚信经营,创造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

  (四)拓宽投融资渠道。

  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创新服务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外引内联,鼓励不同所有制投资者,尤其是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物流项目的建设和发展物流企业,把物流业发展的立足点放在鼓励民营、吸引民(外)资、利用民力、发展民企上。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股票上市、企业债券、兼并重组、合资合作等途径筹集建设资金。积极搭建物流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完善物流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加大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缓解物流企业融资难问题。

  (五)扩大开放与合作。

  加快推进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物流管理的条块分割,加速我省物流业国际化进程。合理规划全省陆路航空口岸布局,改善口岸通关管理,提高通关效率,促进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加强同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与交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组织形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加快与国际物流业接轨,提高物流业的全球化与区域化程度。

  (六)积极培育和引进物流人才。

  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发展多层次教育体系和在职人员培训体系。支持我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通过开展物流工程和管理的本科教育等方式加强物流相关学科建设和产学研基地建设,深化物流领域方面的课题研究,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努力培养物流经营管理与技术开发人才,拓宽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加强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提高现有物流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物流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体系,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计划地对现有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加强商贸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实施人才激励政策,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专业人才,尤其是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技术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和熟悉国际物流业务运作的高级人才,为我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