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专栏4
  ▲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目标任务是: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加固重建中小学校舍1227万平方米(含加固760万平方米,重建467万平方米);与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农村初中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和学校布局调整等相结合,切实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实现校舍、师资、设备、图书等资源均衡配置,逐步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 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目标任务是:实施县镇学校扩容改造。每县重点支持1-2所县镇学校新建或改扩建,推动县镇学校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班额标准(小学和初中均为每班50人),逐步解决“大班额”问题;实施农村薄弱学校及附属设施建设。集中支持县以下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新建或改扩建,逐步解决学校“大通铺问题”;重点支持县以下农村薄弱学校食堂、厕所、饮用水等其他附属生活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学校饮食卫生等生活条件。▲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
  探索政府主导、学校和全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制度建设。开展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试点,形成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地方课程教材体系。开展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实施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实验项目。探索建立教育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和评估制度。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
  抓好“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成都市“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成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省级试点县(市)改革试点,着力形成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保障制度和政策支持体系,并结合各地实际,使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在条件改善、队伍建设、管理水平、质量提升、扶弱助学等方面实现较大发展,成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先导区、素质教育示范区、规范办学样板区,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三)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稳步发展。
  1.统筹高中教育资源,促进两类高中协调发展。稳定普通高中规模,做强中等职业教育,促进两类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优化配置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和实际需要,合理设置普通高中学校。新设置的普通高中应设置在县镇、城区。进一步完善城乡高中办学条件,促进农村薄弱高中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充分发挥示范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努力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鼓励民办高中教育发展。
  3.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办学,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探索普职整合的办学模式,通过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特色高中创建活动,力争建设 200所特色高中,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开展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试点,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4.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强化中考政策导向,全面实施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制度,探索多样化的普通高中招生方式。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全面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优化对学生、教师及学校的评价内容及方式。从 2013年起实施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相衔接的高考改革方案,探索以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结合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的具体方式。禁止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禁止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奖惩。实行普通高中学籍电子化管理。
  专栏5 拔尖创新人才基地建设改革试点
  组织部分中学实施“建立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改革试点项目。从办学机制、学生选拔、课程实施、培养模式、考试评价等多方面入手,创设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探索和总结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有效途径和办法,培养具有创新潜能的出类拔萃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为四川省基础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探索新路。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强化政府统筹,完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行业指导、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密切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加强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分析,完善就业准入资格制度,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规定。
  2. 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施职教攻坚计划,根据“7+3”产业发展规划需要,紧跟市场,加强对接,瞄准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面向战略性产业需求和新兴产业的职业教育。适应重大产业引进项目,优先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现代中药、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需要的专业。进一步整合各类技能培训资源,以职业院校为依托,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涉农专业建设,以县级职教中心为支撑,其他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构建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
  3.深入推进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职业教育。抓好“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9+3’免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对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免除学费,提供助学金。加强“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学校建设,努力办成特色示范学校。大力促进“9+3”毕业生充分就业。配合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项目,积极实施彝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办好民族地区职业学校,鼓励与内地中职学校合作办学,促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实施秦巴山区免费中职教育计划。
  4.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着力推进职业教育由规模型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制订和实施专业设置与建设标准,促进专业建设规范化。推行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积极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改革试点,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的比例。加强和改进创业与就业服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加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
  5.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
  件。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建设,提高生均职业教育资源占有水平。鼓励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平台。支持中职教育改革示范校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探索优质职业学校对农村薄弱职业学校托管、帮扶的多种办学模式。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加快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开展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到2015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达到5.24.8左右,中职学校在校生达到140万人。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