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川办发[2011]86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四川省“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四川省“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一、规划背景和发展基础 
  (一)“十一五”时期四川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就 
  (二)四川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矛盾 
  二、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要求 
  (三)发展目标 
  三、发展和改革重点
  (一)加快普及学前教育 
  (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水平 
  (三)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稳步发展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五)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六)大力支持民族教育发展 
  (七)推进特殊教育发展 
  (八)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切实增加教育投入 
  (三)大力推进依法治教 
  (四)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五)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七)加强组织领导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四川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建设教育强省,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我省加快建设西部人才高地和经济发展高地战略,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和发展基础
  (一)“十一五”时期四川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切实维护教育稳定,为推进四川“两个加快”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也为四川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2010年底民族地区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全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省“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 ,青壮年文盲率一直控制在2% 以内。“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全省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 62.47% ,在园幼儿达到 188.8万人。2005-2010年,初中阶段毕业生升学率由 73.21% 提高到 90.13% 。普通高中稳步发展,全省共有普通高中学校747所,在校学生 146.23万人。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发展。职业教育攻坚计划顺利实施,“十一五”期间,全省多渠道筹集职教经费130亿元,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推进学生资助制度,大力改革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明显提高。2010年全省共有中等职业学校679所,在校生 139.96 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职普比达到5.24.8;有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4902所,注册学生207.61万人。民族地区“9 +3”免费教育计划等藏区三大民生工程有序推进。高等教育迈进大众化阶段,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2010年全省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7.04万人,比 2005年增加55.9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5% 。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稳步发展。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9.1年,其中新增劳动力达到11.3年,劳动力素质进一步提高。
  2.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继续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取得成效。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实施。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农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推广。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体系初步形成,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工作成效显著,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居于全国前列。
  3.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得到充实。2010年全省现有专任教师76.4万人,比2005年净增近6万人。其中高校教师6.7万人,净增 1.8万人;高中阶段教师 12.4万人,净增 1.4万人;义务教育教师51.2万人,净增 1.7万人。师德建设得到加强。“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有 1500多名教师受到国家和省表彰,特别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广大教师表现出的英雄气概、牺牲精神和奉献品格,成为教育战线宝贵的精神财富。队伍素质明显增强,教师队伍学历合格率进一步提高,教师职务、职称结构比例明显改善,高层次人才队伍数量显著增加。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改革农村教师队伍管理机制,规范岗位设置管理,建立人员退出与监管机制;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实行新进教师公开招聘、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推行大中城市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和教师定期交流轮换制度。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极大地改善了义务教育教师的待遇。
  4.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分级管理教育的体制逐步完善。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职业教育实行“省政府领导下由市(州)政府负责、分级管理、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高等教育形成“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为主,市(州)或行业共建共管,多种模式并存”的管理体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逐步确立。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初步建立,非财政性收入比例迅速提高。办学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办学体制逐步建立,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全省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已有8909所,在校生 212万人,教职工11.8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校 25所(独立学院 13所,高职学院11所,本科学院1所)。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依法治教等积极推进。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
  5.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十一五”期间,全省建立了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及特殊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完善了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提高了助学金资助标准,困难群体子女接受教育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教育公平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政府对公共教育的保障责任不断增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实施,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区域、城乡教育差距逐步缩小。同时,通过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实施阳光招生,加大教育乱收费治理力度,切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集中力量解决社会反映强烈、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6.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教育系统坚持科学救灾,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师生大转移,顺利完成史无前例的两次高考,并在2008年秋季开学全面实现复学复课。按照“坚持科学重建,振兴四川教育”的总体要求和“恢复、发展、振兴”的重建思路,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全省学校灾后恢复重建取得显著成绩,走在了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前列。“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圆满实现,灾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截至2010年底,全省 142个受灾县规划需恢复重建的8336所学校全部开工建设;竣工学校8144所,占重建学校总数的98% 。其中,国定39个重灾县规划需恢复重建的3001所学校全部开工,竣工学校 2882所,累计完成投资 353亿元。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