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镇江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1-2015年)实施意见


  (2)提高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促进广大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实现增产增收致富,并将普及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

  (3)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提高农民工适应现代科学文明生活的能力。

  (4)提高农村妇女和茅山革命老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行动措施:

  (1)构筑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农技推广机构和乡镇科协组织建设。培育和发展新型的农业生产和流通服务组织,发展培育100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扶持20个农技协;加强对农技推广员和专兼职科普员的培训,提高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组织农业科技服务团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开展服务“三农”活动,发挥结对专家、科技助理、科普员、“大学生村官”在科普宣传、科技咨询服务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人员服务“三农”的保障机制。

  (2)不断拓展农民培训渠道,大力培育有文化、讲道德、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整合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全员农民培训,使全市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创业能力、致富能力、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明显提升。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体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通过“两提三增”(提升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发展致富能力,集体增资产、农民增收入、班子增活力)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扩大科技素质培训的影响力和惠及面,积极组织建设适合我市农村实际的农技课件和科教片资料库,建立菜单式培训教育体系,开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培训课程,到2015年培训农民30万人次;由市农委牵头组织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致福工程培训,到2015年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9000期以上,培训农民30万人次,举办农民创业培训150期以上,培训1.3万人次,开展致福工程培训农民1万人次;由市科技局、市科协、市农科所牵头,依托全民科学素质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举办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现场会,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环节中的技术难题,到2015年对全市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开展250场次培训,培育农民土专家250人,3000个科技示范户(基地),辐射带动6万个农户;由市农委牵头,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训,到2015年培训合作经济组织成员5万人次;由市供销社牵头,组织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和技能鉴定,到2015年培训农产品经纪人及技能鉴定人数达7000名;由市人社局牵头,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到2015年培训农村劳动力和失地农民12.5万人次,实现8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加强农村科普能力建设,为开展农村科普教育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加强和拓展农村科普“一站一栏一员”(科普宣传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建设,到2015年全市各乡镇建成3座标准科普画廊,各行政村“一站一栏一员”全部建成到位。结合新市镇建设,加强农家书屋的建设;结合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加强科普惠农服务站的建设;结合百千万兴农富民工程的实施,建立新的联系点;以农民夜校等为依托,建设农民科普学校,为广大农民接受技术培训、科普教育、从事科普活动提供阵地保障。

  (4)加强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引领作用,发挥国家、省、市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的示范作用,不断培育新的典型,加快推进科普惠农服务站的建设,凡获得国家、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的单位和个人都要建成科普惠农服务站,惠及更多农户。加强科普示范县(市、区)的动态管理,开展科普示范乡镇、科普示范村的创建活动,到2015年全市有三分之一的乡镇达到省、市级科普示范乡镇的标准。

  (5)加大科技兴农富农工程实施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大力开展强农富民主题实践活动。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市科协、市农委牵头,实施新一轮“百千万科技兴农富民工程”,组织动员百名科技专家,对接实施100个兴农富民项目,重点培育16个省级项目和24个市级项目,以点带面,辐射带动8000多个农户,2万多个农民实现科技致富,力争带动农户人均年纯收入增长20%以上;由市科协、市财政局牵头,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培育和资助一批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并择优向省科协、中国科协推荐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争取有更多的项目得到国家、省奖补资金的支持。由市农委牵头,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每年明确480名入户指导专家,每人挂钩10户,到2015年培育70个“一村一品”村,培育500个示范户;由市妇联牵头,组织开展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多载体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到2015年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500期,培训妇女5万人次,转移妇女劳动力4万人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