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龙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龙满族自治县2011年防洪预案》的通知

  (一)空间分布不均。降雨分布总体来看,东部、北部少于西部和南部,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凉水河、三拨子一带多年平均降雨量820mm,大石岭、木头凳、干沟一带多年平均降雨量660mm。由于东南暖湿气流和都山山脉阻挡,境内形成三大暴雨中心:凉水河、三拨子,多年平均降雨820mm;隔河头、官场,多年平均降雨760-850mm;八道河、青龙镇,多年平均降雨710-760mm。
  (二)年内各月降雨差异悬殊。3-5月份雨量递增,多年平均降雨67.5mm,占全年的9.4%; 6-8月份为汛期,降雨集中,多年平均降雨547.8mm,占全年的75.9%,其中7、8月份降雨最为集中,暴雨、洪水多有发生; 9-11月份降雨逐渐减少,平均降雨96.4mm,占全年的13.4%;12-次年2月份多年平均降水量9.7mm,占全年的1.3%。
  (三)年际变化大。据资料记载,最大降水年为1977年,全年降水1128.8mm,最小降水年为1999年,全年降水387.6mm,丰枯年降水比值为2.91。
  二、径流特性
  径流主要受大气降雨历时、强度和下垫面的地形、土壤、植被等综合因素影响,其中降水是最直接和主要因素,其时空分布与降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
  (一)地域分布不均。全县径流深由南300mm向北递减至180mm,如洋河流域年平均径流深290mm,星干河流域则为190mm。
  (二)年内分配不均。6-8 月产生的径流占全年的60%-80%。
  (三)年际变化大。各河的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的比值在9-10之间。青龙河1957年径流量21亿m3,1968年则为2.84亿m3;沙河1959年径流量2.84亿m3,1972年则为0.23亿m3。(见表二)
  三、历史最大降雨、洪水及洪灾情况(见表三)
  四、洪水特性
  (一)成灾率高。洪水主要来源于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及青龙河上游的客水,各条河流汇流面积大,河床落差大,山场植被覆盖率低,土壤蓄水、涵水能力低,这些典型的山区特点,如遇历时短、强度大的暴雨,极易暴发洪水和泥石流,而河道流程短又使得洪水暴涨暴落,成灾率高。
  (二)行洪河道窄,蓄、滞洪区及防洪设施少。林木及水保设施不同程度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道内生活、建筑垃圾及工业废料、尾矿随意倾倒堆放,造成全县的河床普遍存在着抬高和缩窄趋势。再加上全县尚没有滞洪区,缺乏水库、塘坝等蓄洪设施,如遇洪水,泄洪导流将成为突出问题。
  (三)洪水的发生具有周期性。在建国后的降雨记录中,暴雨洪水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如1949、1959、1969、1979、1989年的降雨量都在730mm以上,1956、1966、1976、1986、1996的降雨量都在700mm以上,这些年份的降雨均比常年多。
  表二、各河流域降水量、径流量表

 

数量      项目

 

河流

年均降水量(毫米)

县境年

降水总量   (亿立方米)

年均

径流深 (毫米)

县境年

径流量  (亿立方米)

入境年

径流量  (亿立方米)

年径流总量 (亿立方米)

总 计

721.4

25.31

226.8

7.96

1.27

9.23

滦河水系小计

719.2

23.46

222.4

7.25

1.27

8.52

青龙河

704.5

7.73

228

2.41

1.27

3.68

都源河

700

1.42

195

0.40

 

0.40

星干河

700

3.29

190

0.89

 

0.89

起 河

740

5.26

240

1.71

 

1.71

南 河

725

1.53

210

0.44

 

0.44

沙 河

740

3.30

245

1.09

 

1.09

清 河

750

0.93

250

0.31

 

0.31

石河、洋河小计

750

1.84

287

0.70

 

0.70

石 河

750

1.09

290

0.41

 

0.41

洋 河

750

0.75

282

0.29

 

0.29


  表三、历史最大降雨、洪水及洪灾一览表

年份

年降雨量

(mm)

最大洪峰流量

(m3/s)

洪灾损失

受灾面积

(万亩)

成灾面积

(万亩)

死亡人数

(人)

死亡牲畜

(头)

折合钱款

(万元)

1949

 

14500

29.36

7.20

138

241

17088

1959

1037.9

8630

7.08

7.08

72

46

7930

1962

996.1

8760

13.66

11.50

13

46

15805

1964

1079.3

6480

8.90

2.50

30

51

6352

1966

826.3

2700

4.87

1.54

3

 

5320

1977

1128.8

3780

13.75

8.35

 

 

4850

1979

737.3

3180

21.36

16.50

12

 

14275

1984

896.0

6290

19.62

19.62

21

1900

29536

第三节 河道规划及防洪标准

  一、河道规划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