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意见


  三、重点工作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设施农业产业结构,改变过去设施农业单纯的蔬菜生产品种多乱杂、小而全的“菜园子”生产模式。以优质、高效、生态、高端为切入点,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壮大优势产业,扩大区域生产规模,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在调整方向上,注重高起点、高标准,面向市场,走集约化、高效益发展之路,创出特色、创出品牌。在调整方式上,按照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特色更加明显、产品质量更加优良的原则,重点抓好“三个结构”的优化调整。一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培植主导产业。以蔬菜、瓜类、花卉、食用菌、反季节水果等产业为主,根据国内国外市场导向,结合农民意愿,选择培植主导产业,集中连片,推动规模化种植。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瓜类、花卉、食用菌等连片面积要达到500亩以上,中小拱棚瓜菜、花卉等集中连片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尽快形成我市的主导产业格局。二是优化调整区域结构,培植特色产业。各县(区)、乡镇根据本地区土壤条件、种植习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突出特色调整优化本区域产业结构,发展自己的特色。高新区、华龙区发挥城市郊区优势,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以蔬菜、花卉为重点,形成保护地蔬菜、花卉生产区。濮阳县、范县、台前县等远离城市的区域,以塑料大棚、中小拱棚为主,重点发展温棚西瓜、甜瓜,扩大规模,形成保护地优质西瓜甜瓜生产区。清丰县、南乐县以现有日光温室、林下拱棚食用菌生产为基础,以申氏菇业、恒立佳泰、兴建菌业等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白灵菇、杏鲍菇、双孢菇、鸡腿菇、香菇等高档食用菌产品,在清丰“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县”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形成优质食用菌生产区。经过3-5年的加快发展,在全市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色”的产业区域。三是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培植品牌产业。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改善品质,提高质量,提高产品档次。实现初级农产品由普通产品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转变,加工制品由生向熟、由粗向精的转变,扩大规模,上高水平。搞好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GAP)认定,加快产品品牌建设,注意品牌包装、品牌保护。通过品牌扩大影响,开拓市场,提高效益。

  (二)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一是加强新技术引进和研发。建立市、县良种工厂化育苗推广中心,加强蔬菜、瓜类、花卉、食用菌、水果等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为不断调整优化设施农业品种结构提供保障。二是加强科教兴农和科技培训工作。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水平。规范建棚标准,制定各生产环节技术管理规程,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猪-沼-菜”、“猪-沼-花”等集约、高效、绿色、有机生产模式,每个县(区)要建立1-2个设施农业示范园区,通过示范园区,引进、试验、示范、展示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带动全市设施农业的发展。三是不断创新科技服务方式,重点抓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条件,以农业科技信息网为基础,整合现有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搭建上下贯通、左右相联、反应快捷的设施农业技术信息平台,并以服务热线的形式与千万家农户相连。四是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和分等分级及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市、县(区)农产品质量检测化验室基础建设,保障检测工作经费,提高检测水平,扩大农产品检测范围与份额。完善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前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全程质量管理制度,为实行基地准出创造条件。五是加大科技示范力度,引导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市、县(区)农业部门要根据发展需要,建立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高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科技走廊、设施农业展示基地等。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以园区、基地示范为先导,以具体实例为依据,通过现场演示、技术培训等,贯彻设施农业生产新理念,宣传设施农业生产成功典型和先进经验,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营造设施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