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环保厅《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的通知

  2.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偏少。骨干企业不大,主营业务收入超20亿元的企业不到10家。企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小而散”现象,缺少集研发、设计、工程总承包、设备制造、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环保企业集团。
  (2)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多数企业科研、设计力量薄弱,技术开发投入不足,自主开发能力差,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环保装备总体上仅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部分关键技术与装备还依赖进口。
  (3)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滞后。全省节能和环保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信息咨询服务规模小,技术手段落后,咨询公司和各种中介机构的服务网络建设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创新为核心,适应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新需求,依托节能环保重点工程,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发展一批自主品牌产品,培育壮大一批创新能力强、系统集成和总承包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创新产业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节能和环保服务业,积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努力实现产品由低端为主向更加注重高端发展转变、企业由以产品经营为主向总承包一体化经营转变、园区由企业集中向创新集群转变、产业由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与节能和环保服务业互动并进转变,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新兴的支柱产业,使我省成为领先全国并在世界有较大影响的节能环保产业强省。
  (二)主要目标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至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至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00亿元,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将我省打造成产业布局合理、领军企业带动、品牌效应明显、充满创新活力的世界节能环保产业重要基地。
  --产业布局更加优化。重点建设6大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至2012年,建成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的基地2个。推动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发展,努力形成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发展格局。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瞄准市场需求和产业导向明确的重点领域,加强技术联合攻关。至2012年,建成20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0个以上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攻克20项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并实现转化应用,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总体技术水平保持国内领先,部分节能及水、大气污染防治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竞争实力大幅提升。重点发展6大产品集群,加强节能和环保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培育60家拥有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的骨干企业。至2012年,创成25个中国名牌产品、15个中国驰名商标,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企业2家、超30亿元企业4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
  三、重点任务
  (一)着力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
  以支撑环境质量改善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重点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推动先进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加快关键装备国产化进程,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
  加快关键技术创新研发。在节能、废水处理、烟气控制治理、固废资源化、环保新材料、环境监测仪器等领域,重点攻克20项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即:超高效节能三相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等高效机电节能技术,新型高效低污染制冷热泵,湖泊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及蓝藻治理与资源化,高负荷生物脱氮除磷,高盐度难降解有毒有机废水、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30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厂机组可资源化脱硫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销,氮氧化物控制,钢铁及化工等行业烟气脱硫,国Ⅴ以上排放标准汽车及国Ⅳ以上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碳捕捉及回用,低温多元催化,烟气微量重金属去除、有毒有机废气处理,二恶英控制,大型燃煤电厂锅炉电袋复合高效除尘,600t/d以上大型城市垃圾焚烧及无害化与资源化,电子垃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土壤污染控制和修复,环境空气、水质智能监控系统及其核心传感单元和传感网络技术,超滤、电渗析和反渗透等有机无机复合膜、分子筛膜及组件。同时,加快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实施一批重点产业化、规模化项目,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