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2008-2020年)的通知

  注:1. 2015年和2020年下降幅度同比2007年(基年)数据。
  2.营运车辆综合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百换算吨公里;营运客车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千人公里;营运货车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百吨公里。
  3.表中仅列出了道路运输节能的主要途径及其效果,目标的确定还综合考虑了其它影响因素,如客车大型化、舒适化发展,车辆单耗呈现上升趋势,等。
  4.以2015年和2020年营业性道路客货运输周转量的预测值为权重,计算得到营运车辆综合单耗的预测值。

  (二)水路运输
  1、结构性节能
  (1)提升内河航道技术等级
  加快推进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大力开发利用长江、赣江等地区水道,全面提高航道等级和改善航道条件,提高航道标准和通航保证率。加快形成以高等级航道为主体的干支直达、通江达海、结构合理的内河航道网,力争到2015年和2020年,使全省三级以上航道比重分别达到18%和20%以上,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内河航运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
  (2)优化船舶运力结构
  大力推进内河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与航道能力相匹配的大型化、标准化船舶,加快淘汰木质船、水泥船、挂桨机船等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船型,大力推广钢制船,最大限度地降低老旧船和落后机型比重和数量。积极引导运输企业和船户组建专业化内河运输船队,发展顶推船队,提高船舶平均载重吨位,发展规模化运输,降低燃料消耗。到2015年,使长江货运船舶基本实现标准化和系列化,全省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到540吨以上,其中长江干线1000吨以上;到2020年,全省内河货运船舶基本实现标准化和系列化,平均吨位达到740吨以上。通过优化内河船舶运力结构,到2015和2020年,可使单耗同比2007年分别下降30.4%和40.8%左右。
  加快海运船舶运力结构调整,推动海运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到2015年和2020年,力争使海运船舶平均吨位分别达到5500吨和7000吨以上,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7年分别下降16.8%和26.2%左右。
  (3)优化船舶能源消费结构
  研发推广新型船用替代燃料,适度在船舶上推广应用太阳能、燃料电池、生物质柴油等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岸电、风力驱动技术。逐步改善船用燃油质量。
  2、技术性节能
  (1)研发推广船舶节能技术
  研发推广新一代节能型运输船舶。通过建立健全船舶节能节能设计规范、评价体系和技术标准,大力发展船舶节能新技术,积极开发和采用节能新船型和先进动力系统,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船舶设计制造水平,积极优化新船型及其主尺度线型,优化设计减轻船舶自重量,优选先进推进器、优选低转速大直径螺旋桨,采用节能型柴油机、提高主机燃烧功率,提高燃油效率。通过船舶设计制造技术进步,加大新型节能船型推广力度,大力推广双尾技术船型,加快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提高节能船型比重。到2015年和2020年,力争使新增船舶运力中节能船型的比重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7年分别下降1.4%和2.0%左右。
  建设港口、航道和航运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关键航道和港口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立和完善水上GPS安全监控系统,建设港航GIS地理信息管理系统、集装箱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2)大力研发和推广船舶节能新产品、新技术
  加强机桨匹配节能技术改造,优化船舶运行参数,优选桨叶梢与船壳最佳间隙;采用舵附推力鳍以提高舵效、减少船舶阻力,推广应用优化电子喷油控制装置、节油减烟器、精确导航系统设备、防污漆、新型燃油添加剂、燃油均质等先进适用节能技术(产品),降低船舶航行运营能耗水平;推广应用船舶主机与增压器优化调整、主机废气回收利用、主机排气管扩压、轴带发电机等节能技术,降低船舶辅助用能水平。到2015年和2020年,使船壳防污漆、燃油添加剂等船舶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率大幅提高,其中防污漆应用率分别提高到60%和80%,预期可使单耗分别下降3.4%和4.6%;燃油添加剂应用率分别提高到60%和80%,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7年分别下降1.6%和2.2%。
  3、管理性节能
  (1)提升水路运输组织管理水平
  加强水路运输组织管理。强化内河航运市场监管,形成政府宏观调控下开放、有序的航运市场。引导航运企业公司化改造,促进航运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加快培育规模大、信誉好、竞争力强的航运企业,全面提升水路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发展大宗散货专业化运输、多式联运等现代运输组织方式,鼓励发展商品车辆集装多元化运输方式,全面提升船舶营运组织效率和节能水平。
  提高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强化航运物流预测,加强货物集散地规划及建设,完善航运物流系统,优化航运发展规划与组织管理。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合理组织货源,保持货流平衡,提高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力争到2015和2020年,使全省内河货运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在2007年的基础上分别提高10个和15个百分点,预期可使单耗分别下降1.6%和2.4%左右。
  (2)强化船舶营运节能管理
  大力推行经济航速管理制度。加强船员节能教育培训,提高船员队伍节能素质。积极应用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管理技术,综合运用船队规划、航线优化、气象导航、最佳纵倾、机舱自动化控制操作等船舶营运管理节能技术,提升船舶营运管理水平。加强船舶经济航速航行管理,推广应用节油最佳航速显示器。到2015和2020年,全省船舶实行经济航速的比例分别比2007年提高20%和30%左右,预期可使单耗分别下降5.3%和7.6%左右。
  实行严格的船舶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加强在用船舶的维修保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到2015和2020年,分别使在用船舶的维修保养率比2007年提高10个和15个百分点,预期可使单耗分别下降1.2%和1.6%。

专栏8: 江西省营业性水路运输中长期节能目标分解

项      目

2015年

2020年

单位能耗强度指标

营运船舶

下降24%左右

下降33%左右

内河货船

下降25%左右

下降35%左右

海运货船

下降20%左右

下降25%左右

分解目标

类别

主要方向

具体目标

节能效果

具体目标

节能效果

结构性节能

优化船舶吨位结构

内河船舶平均吨位≥540吨

海运船舶平均吨位≥5500吨

内河30.4%

海运16.8%

内河船舶平均吨位≥740吨

海运船舶平均吨位≥7000吨

内河40.8%

海运26.2%

优化内河航道等级结构

三级以上航道比重≥18%

三级以上航道比重≥19%

技术性节能

推广燃油添加剂

应用率≥60%

1.6%

应用率≥80%

2.2%

推广防污漆

应用率≥70%

3.4%

应用率≥90%

4.6%

推广节能船型

应用率≥70%

1.4%

应用率≥80%

2.0%

管理性节能

船舶载重量利用率

内河船舶≥80%

海洋船舶≥88%

内河1.6%

海运1.6%

内河船舶≥85%

海洋船舶≥93%

内河2.4%

海洋2.5%

加强经济航速管理

船舶实行经济航速比例提高20%

5.3%

船舶实行经济航速比例提高30%

7.6%

提高船舶维修保养率

维修保养率≥75%

1.2%

维修保养率≥80%

1.6%


  注:1. 2015年和2020年下降幅度同比2007年(基年)数据。
  2.营运船舶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千吨公里。
  3.表中仅列出了水路运输节能的主要途径及其效果,目标的确定还综合考虑了其它影响因素。

  (三)内河港口生产
  1、结构性节能
  (1)推进内河港口结构升级
  大力推进内河港口大型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加快推进内河港口结构调整和升级,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专业化和高效率的内河港口体系。加大港口资源整合力度,完善专业化运输系统布局,完善港口集疏运设施,提高集疏运效率。全面推进内河港口技术改造工作,加大老码头更新改造力度,提升既有码头设施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提高港口通过能力和生产效率,降低港口生产能耗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