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2008-2020年)的通知


  (三)面临的形势
  本世纪头20年,我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也是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客货运输需求旺盛,交通运输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资源禀赋相对匮乏的基本省情,决定着我省必须加快构建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否则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交通发展将难以为继。交通发展要在不断解决基础设施总量和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等突出矛盾的同时,积极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恶化所带来的重大挑战,必须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升。当前我省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其中营运货车百吨公里油耗仅相当于我国平均水平,内河营运船舶千吨公里油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因此,必须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提供更多更好的运输服务。
  1、能源约束与环境问题加剧,迫切要求实现交通节能降耗
  节能是缓解能源瓶颈制约的重要举措。江西省资源禀赋较差,能源缺乏,2007年全省原煤产量仅为全国总产量的1%,电煤60%以上依靠省外调入,石油消费全部依靠省外调入。交通行业是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重要终端消费领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领域。2000~2007年期间,江西省交通运输邮电业石油消费总量增加了1.1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1.67%,在全省石油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有所上升。而与此同时,营运车辆百吨公里综合单耗保持上升趋势,能源生产和供应将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江西省交通正处于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新时期。国外交通发展的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费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将逐步成为全社会能源消费的重要领域。典型的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交通运输业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9%、24%和31%,而2007年江西省仅为7.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77%,上升空间十分巨大。特别是从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费主要品种--石油来看则更为突出,2007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的石油消费量占全省石油消费总量的41.87%,其中营运车船石油消费占全省石油终端消耗量的27.68%。据预测2015年、2020年比重上升为35%和45%。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交通节能,交通发展可能将面临严峻的能源约束问题,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建设节能型交通,着力提高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努力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交通部门责无旁贷。
  2、交通节能任重而道远
  从国际形势来看,应对全球性能源环境问题迫切要求强化交通节能减排。全球性能源紧张以及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对象。交通运输作为石油消费的重点行业,是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将成为缓解我国能源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
  从国家形势来看,节能减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节能政策方针。《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力争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目标。近年来,江西省围绕着建设绿色生态江西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部署,相继颁布了《江西省实施办法》、《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节约的若干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江西省2008-2010年节能工作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公路水路交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同时也是国家能源消费特别是石油消费的重点领域,面对国内外日趋严峻的能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加强交通节能减排责无旁贷。为此,交通运输部近期发布了《公路、水路交通实施办法》、《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交通行业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指导意见》、《交通行业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交通运输行业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江西省交通厅也适时发布了《关于加强全省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这些为我省交通节能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大力加强交通节能、加快建设节能型交通是江西省交通行业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迫切要求;是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做好“三个服务”的主要举措;是顺应现代科技发展潮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交通运输部门的现实选择。这些都表明,江西省交通节能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全省交通行业必须把节能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采取严格的节能措施,实现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
  二、江西省交通节能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江西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关于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方针,按照建设绿色生态江西的总体要求,以合理用能、提高效率为核心,以营运车船和内河港口生产为重点,提升节能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交通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完善法规标准,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注重宣传引导,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江西省公路水路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要坚持统筹交通节能与发展,节能与提升服务水平相协调;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和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相结合;三是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四是坚持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相结合;五是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三)节能目标
  1、2015年目标
  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交通节能战略规划体系、法规标准体系、统计监测考核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技术支撑与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全省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结构性节能取得明显进展。初步建成节能型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交通网络化、一体化程度明显提升,道路、航道通行能力明显增强,综合运输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有效发挥;初步建成节能型运输装备体系,营运车辆、船舶和港口装卸设备结构更加优化;替代能源、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有所上升,交通能源消费结构更加合理,节能的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明显增强。
  --技术性节能取得积极进展。节能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节能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交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节能的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管理性节能取得明显成效。全行业节能意识和素质明显提高;运输生产组织管理能力明显增强,组织化水平明显提升,运输生产效率和实载率进一步提升,节能监管能力和支撑保障水平明显增强。
  具体指标是:与2007年相比,全省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5%左右,其中营运货车、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分别下降15%和3%左右;全省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24%左右,其中内河货船、海运货船分别下降25%、20%左右;全省内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8%左右。
  2、2020年目标
  力争到2020年,形成政府有效监管、市场主体自觉节能的交通节能长效机制,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实现运输交通与经济社会协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结构性节能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具有显著规模效益的节能型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网络化、一体化、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合理的节能型运输装备体系和交通能源消费结构。
  --技术性节能取得全面突破。建立完善的节能科技创新体系、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和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形成科技推广应用机制,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交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节能科技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管理性节能取得显著成效。道路运输、内河运输组织管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运输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形成政府有效监管、市场主体自觉节能的交通节能长效机制,节能监管能力和支撑保障水平显著增强。
  具体指标是:与2007年相比,全省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20%左右,其中营运货车、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分别下降22%、5%左右;全省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33%左右,其中内河货船、海运货船分别下降35%、25%左右;全省内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10%左右。

专栏6: 2015年和2020年江西省交通行业主要能耗强度指标

指 标

单 位

2005年

2007年

2015年

2020年

1. 营运车辆

综合单耗

千克标准煤

/百吨公里

7.83

9.27

7.88 (↓15%)

7.42

(↓20%)

营运货车

千克标准煤

/百吨公里

7.20

10.67

9.07

(↓15%)

8.32

(↓22%)

营运客车

千克标准煤

/千人公里

13.56

9.14

8.87

(↓3%)

8.68

(↓5%)

2. 营运船舶

综合单耗

千克标准煤

/千吨公里

14.43

14.34

10.90

(↓24%)

9.61 (↓33%)

内河货船

千克标准煤

/千吨公里

18.39

16.65

12.49

(↓25%)

10.82

(↓35%)

海运货船

千克标准煤

/千吨公里

8.99

7.91

6.33

(↓20%)

5.93

(↓25%)

3. 内河港口生产

综合单耗

吨标准煤

/万吨吞吐量

4.07

4.0

3.68

(↓8%)

3.60 (↓10%)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