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的通知
(苏政发〔2009〕84号 2009年5月27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现将《江苏省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

  纺织工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省纺织工业起步早、基础好,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促进我省纺织工业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根据国务院《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10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1年。

  一、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纺织工业产销总量持续增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明显优化,产业链上下游两端的化纤和服装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从原料到服装、家用、产业用终端产品制造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出口产品结构由粗加工逐步向服装等终端产品转变,制成品比重已达80%。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7696.5亿元,占全国纺织工业的23.1%,居全国第一,占全省工业的12.2%;实现利税总额492.5亿元;出口总额302.5亿美元,占全国的16%。产品应用扩大到工农牧渔、交通水利、医疗卫生等众多领域。全省现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0429家,从业人员超过200万,每年为农民就业创收200亿元以上,对就业和惠农的贡献十分突出。但是,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纺织产品出口受阻,企业盈利下降,亏损面增大,亏损额增加,吸纳就业人数减少,面临严峻挑战。同时,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集中显现,主要表现为:利润率较低的棉纺织业占全行业比重高达32%,品牌经济比重不足30%;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高技术高性能纤维与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滞后,新型纺织机械装备主要依靠进口;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纺织企业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出口市场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应该看到,我省纺织工业发展虽面临许多困难,但挑战和机遇并存,危机中蕴含着机遇。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高度重视纺织工业调整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有利于提升纺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刺激内需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拉动纺织服装消费;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稳定增长,有利于增强城乡居民的购买力。我省纺织工业在结构调整、技术管理、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人才培育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中低端产品竞争力有所提高,中高端产品市场有所拓展,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存在较大潜在市场空间。必须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布局,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健康运行,为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