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

  (三)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应符合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设计所要求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等基本原则,要有中医药特色的研究方法。
  1.诊疗措施
  (1)详细描述中医诊疗措施的适应证、禁忌证、可能出现的并发证和使用注意事项。
  (2)详细叙述中医诊疗措施的操作方法、步骤,可按照不同的量化分级标准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
  (3) 应考虑周密,详细说明中医诊疗措施操作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的处理方案。
  (4)详细说明理法方药、剂量、服法。
  2.随机与对照
  随机与对照是临床研究设计的最基本原则。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研究同样应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以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3.疗效评价
  应具备以下特征:
  (1)病证结合。
  (2)宏观症状、体征和微观指标结合。
  (3)生命质量量表积分统计。
  (4)应注重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以体现中医药的优势和特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制定详细的随访方案。
  (四)结果及分析
  应根据不同的研究资料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例如分类资料用×2检验,等级资料用两样本比较Wilco×on秩和检验(校正)或Ridit分析,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Wilco×on配对秩和检验等。

  附件4
  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医案撰写要求

  一、总体要求
  医案,是中医记录、解析个案的诊疗全过程的叙议结合的传统临证文本。要求如下:
  (一)是中医临证记录的文本,不是西医、中西医结合使用的文本,也不是中医记录其他论述的文本。
  (二)是中医临证个案记录的文本,不是记录某法、某方、某药临床治疗若干病例的临床观察报告的文本。
  (三)是记录中医临证诊疗全过程和诊疗结果的文本,要选择中医临床疗效较好的典型病例,内容包括初诊、复诊的四诊资料、证候演变、辨证论治、处方用药、调护、医嘱、预后的记录,即诊疗的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整体表述。
  (四)是融合对该个案诊疗分析、体会的文本,包括对辨证论治的成功经验和误诊误治的教训的认识与总结。
  (五)叙议结合的文本,不是单纯记录数据和检验报告的文本,要体现对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心悟体会。
  (六)是中医传统的临证记录的特殊文本,不同于一般的临床病历、病案书写。
  二、具体要求
  (一)医案撰写的组成部分
  以病证(症)为纲(以现行五版或七版中医临床各科教材中所列病证名称为基准,个别无法找到合适中医病证名称者,以主要症状为名,有西医明确诊断者附后),同类疾病分列于后。每一医案由5部分组成,每部分另起一行写:
  病人一般情况和诊疗过程 包括患者的就诊时间、一般情况(姓名〈只写姓加某某〉、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居处环境),初诊的主诉、主要伴随症状、体征、中西医诊断结果、其它相关诊疗过程。附列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理化检查的结果。诊断以中医诊断为主,附列西医诊断。
  辨证分析与立法 介绍对本医案的辨证思路与治则,处方名称(指以哪个方剂为基本方,自拟方可以不写方名)。文字最后写“处方:”字样。
  处方 包括药名、剂量、特殊煎、服方法等;针灸治疗为主者,此处列出所用穴位、手法和留针时间;推拿和正骨治疗者,详述穴位、部位与手法、治疗所用时间及所用材料。外用药处方另起一行。书写要求:药名尽量使用药典和教材所示的药名,尽量避免使用别名或民间俗称、简称;剂量一律以g为单位。
  医嘱 内容包括服药时的注意事项、饮食宜忌、起居调摄及其他有独到之处的医嘱。
  体会 重点并详细地论述对本病的思辨特点。内容包括:对某特殊症状的理解、自身立法处方的思想和用药特点及其变化、剂量的变化或煎煮法的变化、对某药材的特殊炮制及加用别的治疗方法的特殊用意,理论对临床治疗的启示,最后总结对本病的整体思维特点和体会。
  二诊、三诊……等医案书写时,若与前次诊疗变化不大,具体内容可以不分行书写(即症状变化、本次立法、处方中药的个别变化等),直接书写本次诊疗的变化即可。但二诊、三诊……等每次诊疗记录均需分段书写,并依次列在“医嘱”段落之后。若辨证有变化而另立治法,处方用药变化较大,可分段撰写。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