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卫生部关于抓紧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通知

第三部分 SARS流行病学数据库建设实施方案


  完善和补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SARS)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数据库对于系统分析总结全国SARS的流行概况,时间、地区和人群的三间分布,传染病流行病学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潜伏期等基本流行病学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开展SARS流行病学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而目前全国SARS流行病学数据库收集的病例个案调查表资料仅占报告SARS临床诊断病例的60%(3186/5327),密切接触者数据库与各地实际隔离的密切接触者相去甚远,而且现有的数据库存在严重的缺项、漏项等问题。根据卫生部、科技部《关于在全国组织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的通知》(卫科教发[2003]272号)文件的精神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流行病学、随访数据库建立及相关课题研究实施的总体方案》,制定SARS流行病学资料数据库建设实施方案。
  一、目标
  在现有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全国SARS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和密切接触者调查表进行清理、核对,完善和补齐我国内地统一的、标准化的SARS流行病学资料数据库。
  二、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1、数据库的主要内容
  根据卫疾控发(2003)304号文件《卫生部关于印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预防控制有关技术方案的通知》所规范的“SARS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确定SARS病例个案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调查内容。具体内容见附件和附表。
  2、数据库建库对象
  2002年11月16日~2003年6月24 期间,中国内地报告的5327例SARS临床诊断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
  3、数据库结构
  数据库的结构与变量与现行的“国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个案专报系统”一致,为了不影响SARS直报工作,我们重新编制录入程序。同时,将专报系统已有的数据转入重新编制的录入程序。
  三、技术路线
  1、在现有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SARS病例个案调查表和密切接触者调查表进行清理、核对,对缺失的重要变量进行补充调查。
  2、调查表中的所有项目原则上不得缺项、漏项。如果由于病例失访、死亡等客观原因无法调查,请说明原因。
  3、各省按照卫生部下发的病例编号和各省病例数进行核对、补充录入,剔除重复的调查表,进行逻辑检错。
  4、各省利用卫生部统一编制的录入程序组织录入。
  5、质量控制
  录入结束后,由卫生部组织质量控制和验收小组抽取各省10%的病例进行审核,若所有变量的5%录入错误或无原因缺失,则要求该省所有的数据库重新录入。
  6、各省于2003年4月将录入、核对后的数据库及原始资料报送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四、组织管理
  为了加快SARS流行病学研究,卫生部将流行病学数据库建设纳入本项目,从行政上给予推进,经费上给予必要的支持,督导各省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地CDC按照统一的数据库结构和时间进度保质保量地完成数据库的建设。
  项目负责人由卫生部确定。卫生部将协调863有关课题,负责组织实施和完成SARS流行病学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对各省数据库进行审核、验收和质量控制。各地具体负责本省SARS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表的清理、核对、重要变量的补充调查、录入和质量控制。
  五、时间进度安排
  按照卫生部总体进度要求,在2004年4月前完成数据库的建设。

┏━━━━━━━━━━━━┯━━━━━━━━━━━━━━━━━━━━━━━━━━━┓
┃时间          │工作内容                       ┃
┠────────────┼───────────────────────────┨
┃2004年1月        │省级录入和质控人员培训                ┃
┠────────────┼───────────────────────────┨
┃2004年2~3月      │各省补漏调查、核对、完成数据库建设          ┃
┠────────────┼───────────────────────────┨
┃2004年4月        │对省数据库的审核、质控、验收             ┃
┗━━━━━━━━━━━━┷━━━━━━━━━━━━━━━━━━━━━━━━━━━┛

  六、经费预算(略)

  附件1

SARS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

  一、目的
  流行病学调查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和重要工作环节。做好SARS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指导疫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其主要目的是:
  1.核实诊断,查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2.确定和追踪密切接触者及一般接触者,进行分类管理,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3.掌握疫情波及范围和影响因素,为疫情的处理提供依据;
  4.为进一步阐明疾病自然史、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提供研究线索。
  二、工作内容
  1.病例的个案调查
  2.接触者追踪
  3.资料管理和利用
  三、工作程序和方法
  (一)病例的个案调查
  1.医院所在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SARS病例(或疑似病例)报告后,应于最短时间内派出流调人员对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原则上每例病人至少由2名专业人员共同完成调查。
  2.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时,尽可能由病人自己回答调查者所提的问题,对于不详或有可疑的地方可通过病人家属或医生等其他知情者补充或核实。如病人病情较重或死亡,无法直接调查时,应通过其亲友、同事或其他知情人了解情况,完成调查。
  3.按照SARS病例个案调查表(附表1)进行个案调查,个案调查基本内容:病人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患者发病前后的活动情况和与其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情况。调查表填写要完整,字迹要清晰。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SARS病例的订正报告或转归报告时,应及时做好随访和相关信息的补充调查,进一步完善个案调查表。
  对病人进行随访时,要注意了解病人健康恢复情况。
  (二)追踪接触者
  1.接触者的追踪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根据个案调查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按照《SARS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确定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及时开展接触者的追踪、调查和管理。调查内容详见“SARS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表”(附表2)。
  2.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和隔离
  在个案调查的基础上,及时做好接触者信息的通报,按照《SARS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接触者实施管理。
  (三)流调注意事项
  1.流调人员应按照有关SARS防护指南的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2.流调人员调查时应注意发现病人隔离管理和消毒、防护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四)资料的管理和利用
  1.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行计算机个案化管理,调查表的数据库要逐级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和分析利用,并及时向上级疾控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分析结果,以指导疫情控制工作。
  3.流行病学调查原始资料和汇总分析结果以及调查报告均要及时整理归档。

  附表1     

SARS病例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                 病例编码□□□□

  1.一般情况:
  1.1 姓名:     
  1.2 身份证号码:         □□□□□□□□□□□□□□□□□□
  1.3 性别:     ⑴男 ⑵女 □
  1.4 年龄(岁):   □□
  1.5 职业:
  1.5.1 医院工作人员:□
  ⑴医生 ⑵护士 ⑶护工 ⑷检验 ⑸行政管理人员 ⑹其他
  1.5.2 非医院工作者:□
  ⑴幼托儿童 ⑵散居儿童 ⑶学生  ⑷教师 ⑸保育保姆 ⑹餐饮业 ⑺商业服务 ⑻工人 ⑼民工 ⑽农民 ⑾牧民 ⑿渔(船)民 ⒀干部职员 ⒁离退人员 ⒂家务待业 ⒃其他
  1.6 现居住地(详填):  省  市  县(区)  乡(街道)  村
  1.6.1 联系电话
  1.6.2 国标码 □□□□□□
  1.7 工作单位:
  1.8 户口所在地(详填): 省  市  县(区)  乡(街道)  村
  户口国标码 □□□□□□
  1.9 既往病史
  1.9.1 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 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1.9.2 既往非典病史 ⑴有 ⑵无 ⑶不详 □
  2.发病与就诊情况
  2.1 发病情况
  2.1.1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2.1.2 首发症状(描述):
  2.2 发病地点:    省   市县(区),国标码 □□□□□□
  2.3 就诊情况(从发病到入院的就诊经过)

┏━━━━━━┯━━━━━━━━━━━┯━━━━━━━━━┯━━━━━━━━━━┓
┃ 就诊日期 │  就诊医院和科室  │   诊断病名   │接诊、治疗的医护人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入院情况
  2.4.1 入院日期:   年  月  日□□□□□□□□
  2.4.2 所住医院名称:
  2.4.3 住院号:□□□□□□□□
  2.4.4 入院诊断:⑴疑似非典 ⑵临床确诊非典 ⑶其它 □
  2.5 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3.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描述):
  3.1 发热 ⑴有 ⑵无 □
  3.1.1 体温(最高)   ℃
  3.1.2 体温(入院时)  ℃
  3.2 咳嗽 ⑴有 ⑵无 □
  3.2.1 咳痰 ⑴有 ⑵无 □
  3.3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⑴有 ⑵无 □
  3.4 胸闷 ⑴有 ⑵无 □
  3.5 呼吸困难 ⑴有 ⑵无 □
  3.6 腹泻 ⑴有 ⑵无 □
  4.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4.1 血常规
  初诊时:白细胞计数:  ×109(上标)/L 中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计数: %
  入院时:白细胞计数:  ×109(上标)/L 中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计数: %
  4.2 胸部X线检查
  初诊时: 日期:  年 月 日  结果:⑴正常 ⑵渗出液 ⑶
  入院时: 日期:  年 月 日  结果:⑴正常 ⑵渗出液 ⑶
  (具体描述)
  4.3 血清学检测结果:
  4.3.1 第一份血清 采血时间:  年 月 日
  SARS-IgM ⑴阴性 ⑵阳性 □
  SARS-IgG ⑴阴性 ⑵阳性 □
  SARS-总抗体 ⑴阴性 ⑵阳性 □
  4.3.2 第二份血清 采血时间:  年 月 日
  SARS-IgM ⑴阴性 ⑵阳性 □
  SARS-IgG ⑴阴性 ⑵阳性 □
  SARS-总抗体 ⑴阴性 ⑵阳性 □
  4.4 病原学检测结果:

┏━━━━━━━━┯━━━━━━┯━━━━━━━━━━━━━━━━━━━━━━━━━┓
┃标本类型    │采样时间  │         检测项目及结果         ┃
┠────────┼──────┼────┬──────┬───────┬─────┨
┃        │      │PCR   │RT-PCR   │核酸测序   │病毒分离 ┃
┠────────┼──────┼────┼──────┼───────┼─────┨
┃粪便      │      │    │      │       │     ┃
┠────────┼──────┼────┼──────┼───────┼─────┨
┃咽拭液     │      │    │      │       │     ┃
┠────────┼──────┼────┼──────┼───────┼─────┨
┃痰       │      │    │      │       │     ┃
┠────────┼──────┼────┼──────┼───────┼─────┨
┃血液      │      │    │      │       │     ┃
┗━━━━━━━━┷━━━━━━┷━━━━┷━━━━━━┷━━━━━━━┷━━━━━┛

  注:①阴性 ②阳性 ③未检测
  5.流行病学史调查:
  调查日期:
  5.1 发病前一周内逐日活动情况(填写下表)

┏━━━━┯━━━━━━━━┯━━━━━━━┯━━━━━━━━━━━━━━━━┓
┃日期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接触人员            ┃
┃    │        │       │(有无接触发热等可疑病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