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卫生部非典型肺炎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试行) 的通知

  二、治疗
  在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制定的“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推荐治疗方案和出院诊断参考标准(试行)”等防治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疗效,建议医生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使用以下中医药治疗方法,对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因地制宜,分期分证,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还要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调整治法治则,随证加减。
  (一)早期。
  在发病后1至5天,病机以热毒袭肺、湿遏热阻为特征。
  1.热毒袭肺
  发热,恶风,无汗,头疼,周身酸楚,干咳,乏力,气短,口渴咽干,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宣肺,疏表通络
  选方: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炒杏仁、生石膏、生甘草、银花、连翘、牛蒡子、黄芩、鲜芦根、苏叶、羌活、防风。
  2.湿热阻遏
  发热微恶寒,身重疼痛,口干不欲饮,干咳少痰,或伴胸闷,脘痞,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大便溏泻,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浮稍数。
  治法:宣化湿热,透邪外达
  选方:三仁汤合升降散加减
  常用药:杏仁、生苡仁、白蔻仁、滑石、白通草、竹叶、厚朴、法半夏、羌活、僵蚕、片姜黄、蝉衣、苍术、黄芩、青蒿、苏叶。
  如湿重热轻,亦可选用藿朴夏苓汤
  3.表寒里热夹湿
  发热恶寒,甚则寒战壮热,伴有头痛,关节疼,咽干或咽痛,口干,饮水不多,干咳少痰。舌红苔薄黄而腻,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化湿
  选方:麻杏石甘汤合升降散加减
  常用药:炙麻黄、生石膏、炒杏仁、生甘草、僵蚕、蝉衣、片姜黄、薄荷、银花、连翘、黄芩、鲜芦根、生苡仁、苍术、羌活。
  (二)中期。
  发病后3—10沃,病机以疫毒侵肺,表里热炽,湿热蕴毒,邪阻少阳,疫毒炽盛,充斥表里为特征。
  1.疫毒侵肺,表里热炽
  高热烦躁,咳嗽喘促,呼吸气粗,面赤口渴,喜饮,喉间痰鸣,痰黄难咯,头痛,舌红苔黄厚,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泻肺降逆
  选方:清肺解毒汤
  常用药:生黄芪、银花、柴胡、黄芩、炙麻黄、杏仁、生石膏、生甘草、青蒿、生苡仁、瓜蒌皮、桔梗、薄荷,便秘加酒军。
  2.湿热蕴毒
  发热,午后尤甚,汗出不畅,胸闷、脘痞、腹胀,口干不欲饮,干咳或呛咳,或伴有咽痛,口中粘腻,呕恶吐泻,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化湿辟秽,清热解毒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