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现代气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相对于国家需求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气候业务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1)现有气候业务发展水平难以满足气候服务需求;(2)现有气候业务技术难以支持现代气候业务发展需求;(3)现有气候业务布局和流程难以适应现代气候业务发展需要;(4)现有气候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能力难以支撑现代气候业务的发展需求;(5)国家级气候业务指导能力不足,区域和省级气候业务发展不平衡。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国家需求和科技前沿,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为宗旨,以提高气候服务能力为核心,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测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实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努力探索和掌握气候规律,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现代气候业务发展,不断提高气候预测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有力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立具有核心技术、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气候业务。建成高分辨率气候系统资料数据集,实现多源融合格点资料在气候业务的应用,实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监测诊断。完成水平分辨率为45公里左右的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研发,模式性能接近2010年同期世界先进水平;基本建立针对月、季内强降水、强变温等事件的预测和关键农事、重大活动期间的气候预测业务;月、季气候预测准确率在本世纪前10年基础上提高3~5%。完成太阳能资源详查和第三次全国气候区划,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体系和支撑系统,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气候可行性论证能力明显加强。实现气候影响定量评估;完成暴雨、干旱、台风、冻雨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风险评估业务系统建设,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能力显著提升。完成气候业务平台和中国气候服务系统(CFCS)研发并在国家级和省级业务中应用,气候业务和服务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气候监测诊断业务
  1.完善气候要素监测
  提高全球大气环流滚动监测时空分辨率,丰富监测对象与内容。监测时间分辨率提高到逐日尺度;监测范围由对流层扩展到平流层,由北半球为主扩展到全球,由二维水平环流转变为三维立体结构监测。建立重要环流系统指标体系和逐日实时监测业务系统。
  拓展海洋监测范围,完善ENSO监测系统,开展全球海洋异常监测,建立全球关键海区海温异常监测业务,增加次表层海温、洋流、洋面通量等监测,实现周时间尺度的监测业务。
  加强陆面和冰雪监测业务。综合NOAA卫星和风云卫星积雪反演资料开展北半球积雪监测业务,利用中国台站积雪观测资料开展积雪深度监测业务。进一步完善海冰监测业务。基于台站观测和卫星遥感的地表温度、土壤湿度、植被覆盖等陆面状况信息,建立月以下时间尺度陆面监测业务。
  国家级主要负责建立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业务系统,定期发布监测产品。省级在国家级监测产品基础上,从本地需求出发,建立与本区域有关的关键区大气、海洋、冰雪等指标体系,开展本地化的专项监测和诊断分析工作。
  2.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重要气候过程监测
  着力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完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指标体系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数据集,开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系统,开展中国和全球日最高(低)气温、日降水量、冰(霜)冻等极端气候指标的逐日监测。
  进一步完善季风、梅雨、冷空气等重要气候过程监测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业务规范和行业标准。建立亚澳季风和印度季风爆发、推进、中断、撤退的全过程监测业务;建立梅雨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监测业务;建立冷空气爆发、推进、结束过程中环流和物理量的监测业务。
  国家级开展全球和全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业务,并滚动发布业务产品。省级根据地方服务需求开发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业务产品。
  3.建立气候异常诊断归因业务
  建立和完善影响气候异常的物理量诊断分析业务。在常规大气环流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热量分布、水分输送等关键物理量的监测诊断,加强针对不同气候异常的气候背景分析。依托气候模式,研发气候异常动力学诊断技术,建立下垫面外源异常对东亚乃至全球气候影响的气候模拟动力诊断业务,定量分析外源强迫的气候影响,为气候异常成因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级主要开展大尺度气候异常的诊断业务,并下发指导产品。省级在国家级指导下开展与本省气候异常有关的大气环流或局地环流、地形影响等精细化诊断归因分析。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