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的通知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二剂。
  加减:1.便秘加大黄;腹泻加黄连;2.咽喉肿痛加元参;3.咳嗽加桔梗、杏仁、前胡;4.表情淡漠、舌苔腻者加藿香、苍术、苏叶;5.恶心加姜半夏。
  中成药:金振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蓝芩口服液等。
  (二)毒壅肺胃
  临床表现:壮热不退,汗出,烦躁口渴,头痛,面红,恶心或呕吐,纳差,腹痛,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洪大或脉缓。
  治法:清气泄热,解毒活络
  参考方药:白虎汤加减
  生石膏、知母、苍术、板蓝根、炒栀子、连翘、炒杏仁、丹参、鲜茅根、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二剂。
  加减:1.腹满、便秘加酒大黄、芒硝;2.恶心、呕吐加苏叶、黄连、芦根。
  中成药:金振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蓝芩口服液等。可选用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等静脉点滴。
  (三)毒损脉络
  临床表现:高热,或伴皮肤斑疹,便血,或见咯血,尿赤,小便不利,舌质暗红,伴瘀斑等,舌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凉血解毒,清热通络,益气养阴。
  方药: 犀角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减。
  水牛角、生地、粉丹皮、赤芍、桃仁、连翘、生石膏、鲜茅根、紫草、西洋参、三七、麦冬、五味子。
  用法:水煎服,日二剂~三剂。
  中成药:口服云南白药,可选用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静脉点滴。
  (四)气营(血)两燔
  临床表现:壮热烦躁,夜寐不安,间有谵语,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或发斑,舌绛,苔黄少津,脉细数。
  治法:清气凉营(血),泻热解毒。
  基本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生石膏、水牛角、生地、银花、黄连、 栀子、知母、白茅根、赤芍、玄参、丹参、麦冬、西洋参、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日二剂~三剂。
  加减:1.疫毒迫血妄行,出血较多者,加侧柏叶、旱莲草;2.呕血、便血者加生大黄粉、三七粉。
  中成药:口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可选用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静脉点滴。
  (五)正衰邪陷
  临床表现:精神萎靡,嗜睡,甚则神昏,谵妄;呼吸急促;少尿;汗出肢冷,脉细数或微等。
  治法:扶正固脱,解毒开窍。
  方药:参附龙牡汤合生脉散加减。
  红人参、炮附子、麦冬、五味子、山萸肉、生龙骨、生牡蛎、连翘、草河车、人工牛黄、石菖蒲、郁金
  用法:水煎服,日二剂~三剂。
  加减:神昏或抽搐加人工麝香、羚羊角粉。
  中成药:口服苏合香丸,可选用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静脉点滴。
  (六)余邪未清,气阴两伤
  临床表现;低热,乏力,纳差,口渴,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或缓。
  治法:清解余邪,益气养阴。
  方药:连翘竹叶石膏汤加减。
  连翘、竹叶、生石膏、青蒿、太子参、麦冬、北沙参、鲜芦根、陈皮、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二、外治法
  (一)结肠滴注给药:恶心、呕吐症状重,口服汤药困难者,可用中药汤剂结肠滴注;高热持续,可用柴胡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结肠滴注给药。
  (二)外用:蜱虫叮咬局部可选用梅花点舌丹、六神丸、玉枢丹、新癀片等,研细末醋调外用。

  附件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检测方案

  为保证及时、科学地采集、运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包括疑似病例标本),规范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测程序,提高检测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样本采集对象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包括疑似病例,以下同)。
  二、标本种类及采集方法
  (一)血清标本。用无菌真空管,采集患者急性期(发病2周内)和恢复期(发病4周左右)非抗凝血5ml,及时分离血清,分装保存于带螺旋盖、内有垫圈的冻存管内,标记清楚后将血清保存于-70℃冰箱(一周内可保存在-20℃冰箱),用于病毒特异性核酸、抗原和抗体检测及病原体分离。
  编码规则:“年份(2位)-乡镇级地区编码(8位)-流水号(3位)”。地区编码可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查询。如2010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沙朗乡的第12位调查者的编码为“10-53010220-012”。该调查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分别在编号首位增加“J”和“H”。如上例调查者的急性期血清编号为J10-53010220-012,恢复期血清编号为H10-53010220-012。
  (二)必要时,可采集病例的活检或尸检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具体方法参照病理实验室相关要求和卫生部《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