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8 年工作回顾

  2008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 ;物价总水平涨幅得到控制;财政收入6.13 万亿元,增长19.5% ;粮食连续五年增产,总产量52850 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财税、金融、价格、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进出口贸易总额2.56 万亿美元,增长17.8%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24 亿美元。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新增就业1113 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 元,实际增长8.4% 和8% 。

  --全面夺取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

  这些成就,标志着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极大地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续奋勇前进。

  一年来,我们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我们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力度和节奏,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努力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年中,在国际能源和粮食价格处于高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针对沿海地区出现出口和经济增速下滑苗头,及时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并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财税金融措施。9 月份后,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明显加重,我们又果断地把宏观调控的着力点转到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上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暂免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迅速推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争分夺秒地加以落实;接连出台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稳定就业等政策措施,加快制定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些措施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毫不放松地加强“三农”工作。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5955 亿元,比上年增加1637 亿元,增长37.9% ,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达1030 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倍。三次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提价幅度超过20% 。实施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扶持生猪、油料、奶业发展。这些政策措施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实施16 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信息、生物、环保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成功研发支线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铁路等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中央财政科技投入1163 亿元,增长16.4% 。电信、航空等行业重组迈出重要步伐。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全年关停小火电1669 万千瓦,关闭小煤矿1054 处。加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力度,在能源、交通、水利等方面建成和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

  坚持不懈地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央财政安排423 亿元资金,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环保设施等项目建设。全国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149 万吨,新增燃煤脱硫机组容量9712 万千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59%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4.42% 和5.95% 。近三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08%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6.61% 和8.95% 。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推进天然林、青海三江源等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