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努力增加出口,创造更多的外汇,是更大规模扩展对外经济贸易与技术交流的基础和关键。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外汇短缺在相当长时间里都将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出口贸易是我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的出口创汇能力,决定着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制约着国内经济建设的规模和进程,是关系对外开放前途的重大战略问题。把出口搞上去,我们的经济发展在全局上的回旋余地就更大了。
  要扩大外贸出口,创造更多的外汇,最根本的是要采取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战略。一是要坚持把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放在首位,逐步建立健全在国外的推销系统和服务网络,努力做到质量稳定,服务周到,讲究信誉,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二是要努力改善出口商品的结构,逐步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制成品转变,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制成品转变,提高轻纺出口产品的质量,增加新型食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三是要进一步改善出口商品的生产布局,在沿海地区和其它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各种不同类型、各有特色的出口商品基地和出口专厂,逐步形成完善的出口生产体系。这是提高出口经济效益、增强出口商品竞争能力的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措施。外贸部门要同有关地区和部门紧密配合,对此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四是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继续巩固和发展已有市场的同时,进一步面向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做到出口市场多元化。当前我国许多产品外销不如内销盈利多,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对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从多方面给以鼓励和支持,使出口创汇多的企业和职工得到应得的实际利益。总之,各部门、各地区都要把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上,花大力气抓紧抓好,抓出显著成效。所有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也要把扩大出口、多创外汇当作自己的重要职责,面向国际市场,努力开放更多的具有竞争能力的出口产品。特别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在出口创汇方面要发挥更大的作用,经济特区要朝着建立外向型经济的目标前进。
  认真总结前几年的经验,切实改进进口工作,对于坚持实行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根据有利于促进国内技术进步、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和节约使用外汇的原则,合理调整进口商品结构,坚持把重点放在引进软件、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上,严格控制一般的加工设备和耐用消费品的进口。对国内有条件生产的产品,要积极搞好并立足于国内生产;对进口国外散件、零部件进行加工装配的生产线,要严格审查,限制进口和避免重复进口。要积极发展进口替代,努力提高国产化水平。一切浪费国家外汇的行为,都必须坚决加以纠正。
  在增加出口创汇、提高偿还能力和吸收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适当扩大利用国外资金的规模,重点用于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特别是电力、港口、石油等方面的建设,以及机械电子等行业技术的改造;用于发展出口产品和实行进口替代,以增加外汇收入和节约使用外汇。要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利用外资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正确掌握外资的使用方向,大力提高经济效益。
  前几年,我们对于外贸体制进行了一些初步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很不适应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的需要。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首先应着重于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和管理体系,注意运用汇率、关税、税收、出口信贷等经济手段,同时辅之以加强进出口许可证和配额管理等行政手段,合理调节进出口贸易。随着宏观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进一步调动地方,部门增加出口的积极性,扩大出口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发展外贸企业同生产企业的直接联合,更好地实行产销结合、工贸结合、技贸结合的原则,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五、按照兼顾生产建设和生活消费的原则,恰当地确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幅度。
  “七五”期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要继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根据到本世纪末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和今后五年生产发展的可能,计划草案规定,全国农民的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七;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四左右,加上就业人口的增加,城市居民的年平均收入的增长率将高于这个数字。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人民的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消费内容日趋丰富多彩。计划草案安排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幅度,基本上与同期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同步。
  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政策,使生产建设和生活改善相互协调地前进。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片面强调生产建设,忽视人民生活,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也使生产建设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已经坚决地纠正了这种偏向,今后也仍然要注意避免这种毛病。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任何时候都要十分重视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也要注意,人民生活的改善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量力而行。我国有十亿多人口,每年城镇有几百万人需要就业,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我国现在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创业时期,各方面的建设都需要积累资金。在这样的经济成长阶段,如果生活消费的步子迈得过大,势必减少资金积累,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竞争能力,造成经济的发展缺乏后劲。因此,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能依靠努力发展生产,不能挤占必要的建设资金。生活消费的增长速度不能高于生产发展的速度,职工工资增长的速度不能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在社会分配方面,要继续实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着重克服平均主义,同时要防止企业间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不合理的过分悬殊,并运用税收杠杆适当调节各类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以保障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目前在工资福利上存在着互相攀比、滥发现金和实物的做法,必须坚决制止,对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必须严格控制。
  在恰当确定生活消费增长速度的同时,还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有计划地引导居民消费需求的方向,使消费结构的变化符合我国社会性质、资源条件和民族特点。我国人口众多,相对来说耕地和草地比较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人民食物结构的改善不可能很快,只能逐步增加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的消费;衣着方面要提倡多穿棉织品和化纤混纺织物,纯毛制品和皮革制品只能适当增加。由于电力供应紧张将是长期的,家用电器的消费只能适度增加,尤其要注意控制耗电高的空调器、冷热机等的生产和进口。人民的居住条件当然还要不断改善,但住房面积和建筑标准也不宜过高。总之,国家要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杠杆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人民的消费结构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各位代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