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经济相互依赖与国际冲突:价值冲突与观点争论

  

  经济相互依赖属于相互依赖理论的讨论范畴,国际行为体之间经济依赖主要体现在:行为体之间的贸易量、对外投资数量、进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净资本流动额及占资本构成总额比重、跨国公司的产值、石油依赖程度等指标。全球化的时代,在科技的推动下,国际行为体之间建立了同时也正在建立广泛、密切而又复杂的经济联系。国际行为体之间的贸易、投资、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日益处于相互交错状态,国际行为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在广度和深度上加深了,相互依赖程度也显著提升。


  

  国际冲突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对于这个概念,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从普遍意义上讲国际关系中的冲突指的是国际社会各行为体出于对一定领域的利益和目标的追求和维护而产生的对抗和摩擦, 也可以理解为广泛的利益不一致。其由低到高的表现形式是:矛盾、摩擦、一般冲突、国际危机、战争[8]。国际冲突的核心是利益的对抗性竞争。对于国际冲突的测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净冲突”的测算,该方法认为国家间的冲突或者合作是一个连续体,在国家间的日常交往中,既有冲突,也有合作,因此对这些日常时间进行赋值、然后加总,计算出“净冲突”;另一种则是以国家间冲突(或者战争)为衡量指标,把国家间的冲突看作是独立事件,该方法主要是对COW(Correlates of War)的测量和应用[9]。


  

  二、观点争论:经济相互依赖的加强会带来和平吗?


  

  国际行为体之间经济相互依赖的加强会带来行为体之间、地区间乃至世界的和平吗?关于这个问题,大量的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量的学者在分析这个问题时,将贸易作为经济相互依赖的测量指标,将“净冲突”或者COW作为国际冲突的测量指标。到目前为止,主要存在着四种观点: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有利于抑制国际冲突,促进国际合作;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容易引发国际冲突,这种现象是无条件的;不均衡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容易引发国际冲突;经济相互依赖与国际冲突之间不存在关系。


  

  第一种观点,即认为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有利于抑制国际冲突,这种观点也被成为“贸易和平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一般被称为商业自由主义者,主要代表人物有理查德·罗斯克兰斯、约翰·奥尼尔、布鲁斯·鲁塞特、爱德华·曼斯菲尔德等人。这种观点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时期,一直到现代,该观点还有很大的支持者和辩护者。支持该观点的人认为:贸易和战争都是增进国家利益的手段,但贸易比战争成本更小,获得的利益也更多;贸易可以实现国家间的互惠,是一种正和博弈,而战争具有太强的破坏性,属于负和博弈;通过贸易,可以加强国家间的联系,增强彼此交流,减少误解,促进政治合作;贸易促进国家或者地区内部贸易利益群体的壮大,他们本身就是反对冲突和战争的[10]。传统的理论解释主要通过历史案例或者逻辑分析进行论证。20世纪50年代后,许多学者通过构造模型、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该问题的探讨。马克·贾西奥罗斯基和萨拉蒙·波洛契克考察了1967年—1978年美苏缓和时期美国和华沙集团之间的贸易与冲突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最终得出结论:贸易有利于缓和东西方政治关系[11],该结论支持了“贸易和评论”的观点。


  

  第二种观点,即认为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不仅不能有效地抑制国际冲突,相反更容易引发国际冲突,这种现象是无条件的,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肯尼思·沃尔兹、约翰·米尔斯海默等。该观点的持有者普遍认为:国际社会无政府结构下,生存和安全是国际社会行为体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当安全利益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国家会为了安全利益而放弃经济利益[12];国际社会行为体在贸易中的收益是不对称的,而这种收益可以用来改善自身的军事实力从而带来收益不对称的扩大化;国际社会行为体之间的不对称性会带来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贸易交往的增多、经济依赖的加深使得摩擦、冲突的机会增加而非减少[13]。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