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民众诉权与司法敏锐度

民众诉权与司法敏锐度


张建伟


【关键词】民众诉权;司法
【全文】
  

  近些年来,人们注意到,民间借贷纠纷因经济形势的波动而呈现多发现象,影响到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信心甚至造成局部地区的社会焦虑。有鉴于此,最高人民法院近日下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要求各级法院行使司法权,妥善解决由民间借贷引发的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民间借贷纠纷的判断是准确的:一方面,民间借贷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了部分社会融资需求,增强了经济运行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促进了多层次信贷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的是“及时雨宋江”的角色;另一方面,民间借贷存在着交易隐蔽、风险不易监控的缺陷,容易引发高利贷、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以及非法集资、暴力催收导致人身伤害等违法犯罪问题,这往往会带来后续的不良反应,对金融秩序乃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复杂的社会状况为民间借贷纠纷的司法解决增加了难度,人民法院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往往感到颇为棘手。对于这类处理起来令法院犯难的案件,过去的经验是,司法权有时会反应迟缓,甚至有些法院拒绝受理某些案件,这种做法往往引起社会不少质疑的声音。显然,司法机关这种对外界司法需求的迟滞反应,造成社会纠纷解决的正当渠道的壅塞,使社会不安定因素无法通过法律途径及时化解。这为人们重新思考司法机制的作用提供了触发点,司法机制就是为各种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的各种社会纠纷提供的解决机制,这就要求司法必须是可依赖的,并且能够通过公正的司法运作,满足社会对于公正的需求。面对各种社会纠纷时,司法解决的途径必须疏通,这包括立案环节、审判环节和执行环节等。


  

  在法治成熟的社会,民众有了纠纷,往往求助于司法机制,这涉及一项重要的公民权利,就是“诉诸司法的权利”。民众的纠纷无法自己解决,也不能通过司法以外的其他机制加以化解,必然就要依靠作为“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司法。接受起诉并展开司法审判是司法机关不可推卸的职责。最高人民法院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法院妥善处理民间借贷纠纷,意味着要求各级法院要对社会的需求进行及时反应。这种反应既有民事司法方面的,也有刑事司法方面的。


  

  在民事司法方面,人民法院对于民间借贷纠纷引发的诉讼要及时立案,依法公正处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里强调“合法权益”显然是必要的,例如对于民间借贷中的利息就应当根据一定标准判断是否属于合法权益,同时注意区别正当的民间借贷行为与出于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目的进行的民间借贷行为,包括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上述违法犯罪活动的借贷行为,对于后者不提供司法保护。对于民间借贷纠纷,人民法院要注重调解,尽可能将纠纷与矛盾化解,避免激化矛盾,引起更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人民法院促进社会和谐和减低诉讼对抗,大力推广诉讼调解的经验和做法,在民间借贷纠纷这类处理不好可能使社会稳定遭受威胁的案件处理中,人民法院试图将诉讼调解经验加以运用,体现了人民法院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倾注了相当大的心力。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