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转型期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转型期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叶静漪


【关键词】转型期;社会保障
【全文】
  

  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需要抓住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立法相对滞后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行了20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会保障立法还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程,这种滞后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立法理念和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不明确。改革前,计划模式下的高福利、低工资保障政策强调极端的公平与高度的均衡性;而随着改革后市场经济理念的确立,却过分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所出台的社会保障政策大多是经济政策,而不是追求公平的社会政策。表现在社会保障的基本定位上,片面强调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表现在社会保障对于社会分化的整合方面,不是缩小了分化和差距,而是“碎片化”,加剧了整合难度;表现在社会保障的政策研究上,法学与社会学研究视角不足,而效率优先的经济学研究视角则日益弱化社会保障的功能。


  

  第二,立法体系不够健全。《宪法》第44条45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对社会保障制度做出了规定,但是这些规定是非常有限、非常原则的,根本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实践的需要。中国至今仍未出台专门的“社会保障法”;讨论很长时间的“社会保险法草案”于2007年底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中,因还有很多争议至今没有通过;“社会救助法”等也仅仅在立法调研中。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体系是不够健全的。


  

  第三,缺少立法的整体规划性和前瞻性。这表现在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往往在社会问题尖锐时才应时而生,缺少立法的整体规划性和前瞻性。


  

  制度设计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适用范围窄。目前,许多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农民工、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大多没有纳入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存在更多的问题,除了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有一定的社会保障以外,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还存在很多困难。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