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


冯飞


【摘要】当前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出现了明显的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与电子信息产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的双重特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制造业继续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技术转让和研发活动日趋活跃,中国制造业逐步融入到国际经济分工体制之中。由于重化工业快速增长的情况还可能维持相当一段时间,从中长期来看,能源、资源、环境将明显制约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促进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需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注重产业的地区优化布局,引导发展产业集群。
【关键词】制造业;经济增长;外商投资;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
【全文】
  

  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制造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的进一步升级,制造业占GDP 的比重还可能出现小幅度的上升。中国制造业要取得长久的发展,必须应对经济全球化,逐步融入到国际从分工体系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中国制造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200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总规模为4.31万亿人民币(约5200亿美元,按官方汇率计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8%,就业人员规模为8307万人(2002年),占就业人口总规模的比例为11.3%.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居全球第四位(按1995年美元不变价和官方汇率计算,下同),占全球制造业总量的比例,从1992年的2.9%提高到2002年的6.2%(见表1),提高幅度达一倍多,而同期日本和德国制造业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分别由23.1%、10.3%下降到18.3%、7.6%.但中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仅为344美元,约为发达国家的1/17.


  

  从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化看,呈现如下的特点:


  

  (一)自2001年起表现出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


  

  轻制造业(主要是生活资料行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87年的33.79%下降到2003年的27.14%,同期重制造业(主要是生产资料行业)所占比重由49.17%上升到54.04%,尤其是2001年之后,重制造业的比重加速提高(见表2)。由于计算口径等原因,中国与日本等国相比,重制造业比重较高,但可从中发现的基本趋势就是,出现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