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刑事犯罪

  

  全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目前这种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60%,对外直接投资的90%,其经济活动越来越呈现生产国际化、经营多元化、贸易内部化和决策全球化的特点。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要与更多的跨国公司发生多边的经济关系,从而打破经济发展的民族界限,把我国的经济同各国的经济直接联系起来。由于跨国公司有利可图,必然被国际黑社会组织所插足,因而使不少跨国公司与国际犯罪组织有这样那样的联系。这就为国际有组织犯罪向国内渗透创造了条件。预计我国的有组织犯罪的组织化程度将有所提高,这是有组织犯罪提高生存能力,扩大犯罪规模的必然结果;加快向经济领域渗透,包括生产领域、经贸领域和金融领域等,这是由有组织犯罪的根本目的决定的;加快向政治领域渗透,加紧同权力腐败、司法腐败相结合,寻找“保护伞”是任何有组织犯罪所追求的。总之,实现犯罪组织集团化、犯罪规模企业化,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形态现代化,是有组织犯罪的发展趋势。对这一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三、经济全球化与暴力犯罪


  

  暴力犯罪是指犯罪分子使用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等暴力手段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或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的犯罪。主要包括盗枪,持枪抢劫,爆炸,劫持飞机、汽车、船只,驾车冲撞杀人等恶性案件。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剧了社会和人们内心的某些矛盾,刺激和强化了利益冲突,因而导致这些年暴力犯罪不断上升。美国的一个犯罪调查报告指出:“暴力犯罪的威胁和悲剧大多基于经济原因,目标是金钱和财物。侵财犯罪占整个暴力犯罪的7/8,侵犯人身犯罪占1/8,许多暴力犯罪是在侵犯钱财犯罪过程中产生的。”[2](P5)


  

  暴力犯罪作为最危险最残酷的一种犯罪,成为犯罪分子快捷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目前,我国暴力犯罪主要有三类:(1)涉枪犯罪。近年来,持枪杀人、持枪抢劫、持枪伤害、持枪绑架等屡见不鲜,非法制贩枪支弹药、非法持枪越来越多。(2)爆炸犯罪。近年来,以爆炸实现犯罪目的的犯罪案件,全国每年都保持在3000起左右,危害十分严重。(3)袭警犯罪。仅1995到1998年,全国就有1939名民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拒捕袭警的犯罪分子,大多是惯犯、累犯、逃犯和刑释解教人员。从全国发生的涉枪、爆炸犯罪看,绝大部分与获取钱财有关。袭警是为了保存自己,间接与谋取钱财有关。


  

  经济全球化将世界经济连成一体,使我国经济与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格局,这就必然将经济利益的冲突由一国扩大到国际。因重大国际经济活动失利而造成的挫折必然增多,挫折愈强,攻击反应愈烈,可能导致暴力犯罪恶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会通过多种渠道对外输出其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有些人产生更强烈的金钱占有欲,正当手段达不到目的,就会采取暴力手段;同时,国际犯罪组织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向我国走私枪支弹药和其它危险物品,促进暴力犯罪发展。今后的暴力犯罪,不仅性质会更严重,而且会涉及到不同的国家,带有国际色彩,从而为打击这类犯罪增加新的难度。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