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论人体器官之有偿取得

  

  2.减少捐献、降低器官质量。反对者认为有偿机制将打击无偿捐献者的善心,诱使不符合健康要求的人如吸毒者出卖不健康器官,使人为钱冒生命危险。这种忧虑并不现实:首先,食物是典型的商品,可在市场上自由购买,但人们仍基于善心施舍食物。这个例子表明反对者一边高估了利他主义的作用一边又低估它。应在行善与逐利间建立起弹性机制,人们可选择有偿出让或无偿捐赠;其次,有偿取得并不意味着卫生检疫的免除;最后,有偿取得的器官不一定直接流向特定的受体,换言之,禁止把器官卖给特定个人,只能卖给器官银行并由后者考虑各种因素予以公平分配。


  

  3.增加器官移植费用。反对者认为器官获取的有偿化将增加手术成本并转嫁到病人身上。可是,首先,现今的主要问题不是做不起手术而是没有器官供移植手术之用;其次,允许有偿获取器官将增加供给,正如伊朗的数据所表明的那样,而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充分的供给将带来手术费用的降低[10]。


  

  可见,反对有偿获取的人一方面出于伦理方面的担忧,一方面出自对效益忧虑,确实应在这两方面取得某种平衡。要在符合伦理观念的要求、确保人之尊严的前提下,解决器官供给不足和利益分配不均两大问题。能否在伦理和功利之间寻求一个适当的平衡点是有偿器官获取机制能否被采纳的关键。


  

  (二)伦理和功利的平衡:尸体的未来市场


  

  器官获取必须在伦理与效益之间寻得平衡,“未来市场”(futuremarket)就是一种较优的选择,该模式借助利己之心实现利他目的,实现双赢。


  

  未来市场指预先购买在人死后摘取其器官的权利,金额由保险公司依健康状况决定。其最大优势就是避免了从活体摘取器官可能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它们构成有偿模式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未来市场具有如下优点: (1)增加器官供给。毕竟,“人具有利己、利他双重本性,但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利他是有限的。”[14]有偿出售自己死后的身体组织能提升献出遗体的热情; (2)均衡利益分配。使供体参与利益的分配,矫正当前不公的利益分配关系,恢复公众对医疗系统的信心; (3)减少黑市交易。在器官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总会有人铤而走险以非法方式获取器官,解决的根本之道是拓宽来源、增加供给; (4)减少活体移植。这是该方式最有意义的一点。活体移植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于2000年将活体器官移植引入我国的陈忠华博士在认识到它的不良影响后转而反对这种模式,参见谌彦辉:《活体移植:“不完美的方式”》,载《凤凰周刊》2009年第16期第27页。),它一方面对活供体的健康带来不可恢复的损害;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国家规定活体移植仅限于特定亲等的亲属间,可能造成的“亲情压迫”和术前“临阵脱逃”对家庭关系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由于活体移植往往发生在亲属间,还可能造成“亲情胁迫”破毁家庭关系。在南京就发生过弟弟(父亲)答应给哥哥(儿子)捐肾(肝),而在临上手术台前突然弟弟突然失踪、父亲反悔的报道。参见张赞宁:《应紧急叫停活体捐献器官》,载《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6年第12期第63页。);(5)取得无法从活体摘取的器官。角膜、心脏的摘除会给供体造成永久性的损伤乃至死亡,彻底违背了医疗行为救死扶伤的本质。而从新鲜尸体获取这些组织就不存在这些问题。随着遗体保存技术的进步,未来市场模式的潜力将不断提升。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