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论推动法学应用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动因

  
  三、走向世界的法律和教育期待着法学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法律的世界化趋势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是影响21世纪法学应用人才教育的又一因素。所谓法律的世界化是指人类在共同的物质与精神基础上实现的国际法、国内法的世界化和国际法、国内法的一体化趋势[3](P5-6)。20世纪以来,特别是战后,世界法律呈现出强劲的趋同现象。世界法实现的精神驱力是人类共同的理性,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发展,则是世界法实现的经济基础。跨国公司、全球统一市场使国家成为世界的一部分,个人成为世界的一员,迫使人们接受统一的规范。而现代高科技信息交流手段,共同的伦理基础及环保、和平、发展等关系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问题必将引起国际法内容的扩展、主体种类的多元、精神内涵的变化和各国内法律之间的趋同和相互认可[3](P5-6)。世界法的最终实现虽然有待于人类的不断努力,但是法律走向统一的步伐却是不会停息的。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指各国或各地区在遵循高等教育共同规律的前提下的一种发展趋势,它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4](P348)。当今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国经济之间的交往、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彼此协作的进程日益扩大和深化,突飞猛进的高科技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生活的一体化,加速着当代国际政治的改组和转型,信息技术正有力地强化国际社会同存并举的深度和广度。世界逐渐从松散走向联合,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也不断融合渗透,和谐发展。这种趋势必然要求高等教育顺应国际化的趋势。
  
  法律世界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为我国法学教育注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也给法学应用人才培养模式赋予了国际化的使命。首先,从育人观念来看,要以邓小平提出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核心,淡化法学人才培养的区域、国家观念,树立“大服务”思想,改变以往那种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封闭化、一元化的办学思路,树立法学人才国际化的教学思想。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国际性认识,增强其世界公民的意识,要从全人类利益和全球观点出发考虑问题。同时,要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生对异国社会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宽容,使其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胸襟。其次,从教育层面上来看,在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可借鉴国外有益的做法,提高法学应用人才教育的层次,加快与国际法学教育模式的接轨。由于法学应用型人才本身素质技能要求较其他专业为高,是一种较高层次上的通才,所以需要有多学科的教育背景。提高教育层面,应当适当吸收国外法学人才二段培养法(注:法学人才二段培养法是指将一般人才素质教育和法学专业教育分两段进行,日、德、美等国家和地区采用此法培养法学人才,但操作上各有不同。),规定进人法学院学习的学生必须在此前已经完成法学之外的一门学科的本科学习。这种培养方法既提高了法学院系学生的知识层面,满足法治国家的建设需求,又会因学生各自学科知识背景在法学院的相互交流、影响、感染及启发,而对教师带来某种程度的挑战,从而推动法学教育和研究水平的提高。第三,要加强教学与社会的结合,倡导开放式办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融人社会。比如让学生走上真正的法庭参与庭审活动,观摩正式法庭审判,参与义务法律咨询活动,进行模拟练习,加强与涉外法律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帮助学生到这些部门进行专业见习。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和直接的工作经验,从而强化其对法律应用化和世界化的感性认识,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第四,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增设国际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课程,还要强化计算机、外国语言等现代技能的教育培养,以适应国际化的要求。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