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今年高考作文题与中国教育

今年高考作文题与中国教育


李才凤


【全文】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一幅漫画。(注:全国Ⅰ卷)画上画着三只小猫坐在餐桌边,面前摆放着四个盘子,每个盘子里各放着一条小鱼,另外一只小猫正在地上捉老鼠。坐在桌子前的三只小猫,一只小猫正襟危坐地吃着盘子上的鱼。另外一只小猫对旁边的一只小猫说“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这幅漫画的寓意或者说主题思想是让孩子们讨论一个问题:“有鱼吃与捉老鼠是什么关系?”这个命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立意。一个角度就是漫画上说的“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这个思路显然很符合一些孩子的口味和思维习惯。这小猫说得对啊!捉老鼠多辛苦,老鼠又没有鱼好吃,有鱼吃就吃鱼呗,何必劳烦去捉老鼠呢!从这个角度来写作文,一般都会认为立意不高,有悖于命题者出题的初衷。因为命题者命题的主要目的是要让考生明白:“即使是有鱼吃,也要捉老鼠,因为捉老鼠是老鼠的求生本能,是生存之道。猫之所以是猫,就是因为猫有捉老鼠的天性,如果因为有鱼吃就忘记捉老鼠的天性,猫就不成其为猫,再则,没有鱼吃的时候,猫不就是饿肚子了。”这个作文题目可谓是命得好,能启发学生去思考一些人生之常理。

  
  现在的中国教育缺乏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性。学生就像是一个知识信息口袋一样,家长,老师,学校,网络,社会只管往孩子这个口袋里装入信息知识,也不论学生能接受多少,能认识多少。学生几乎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和自主的权利。现代教育是一个摧残人本能,磨灭人天性的教育过程。它所教育的对象正在丧失基本的人生理念和生存法则。孩子们在这种奴隶似的教育体制下,逐步丧失个体独立的认知力和辨别力。他们不再对星空感兴趣,也不再对蔚蓝的大海感兴趣,不再对花草虫鱼感兴趣。他们所有的爱好,所有的喜乐,所有视角,所有要完成的事情,都是学校、老师、父母、给予配备好的营养快餐,他们只管吃就行了。至于自己适不适应,自己喜不喜欢,吃了能否有利于身心健康,他们没有选择权,也没有发言权。

  
  丧失了个性与独立性的教育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形成教育批量生产的产品只有类同性和趋同性,所有的理念思维都局限在大同文化统治下,丧失了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和独自的探索力。自身思维观念贬低,自私偏私理念加重,追求已现成的享乐主义,丢失最根本的人性理念。正如一个瑞士人说:“中国式教育把孩子变成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雷同的跟随者。”(见2010年6月3日《南方周末》2010年6月3日《留美幼童“后遗症”》)。这也就是高考漫画题中所言:“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一切都在既成的轨道上运转,还有必要出轨探求另外的轨道?教育最大的障碍就是对思想的束缚,对探索力的磨灭。历史见证,为了破除对思想的束缚,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中国经历了五四运动。这些兴起的思潮运动无不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类宁肯用血的代价,也要把思想从束缚着的枷锁里解放出来,呼吸自由的空气,建立独立的意识。而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蔑视学生的独立意识与本能反应,不尊重学生独立的思考方式,过多地强调智力运用和思维控制,而忽视了人文教育和人文环境的建构。教育的道路上铺满太多的鲜花和红地毯,缺少荆棘和沼泽地;被教育者泰然自如地走完教育之路,成为智力上的巨人,思想上的侏儒。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