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谨以至诚谢意向我的“博士僧”时代道别

谨以至诚谢意向我的“博士僧”时代道别



《侵权责任分担论》后记

王竹


【全文】
  

  “博士僧”一词是有一次笔者在电脑上打“博士生”(boshisheng)时中间少打了一个“h”(boshiseng)意外生成的。触词生情,就保留下来作为对自己这些年学习、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博士论文的完成意味着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在此,要以最纯粹的诚挚,感谢在“博士僧”阶段向我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恩师、寄予我美好期待的诤友和在精神与物质上全力支持我的家人。


  

  2004年,经过“非典”时期在成都的一年“闭关”,我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授业恩师杨立新教授的入门弟子。此后连续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研习生活,正如“博士僧”三字所蕴,以学习为修行之道,以研究为生活之常。从考上硕士的第一天起,我就抱定了要一直读到博士的信念。幸运之极的是,五年来两次毕业均未受到找工作的烦恼,确保了我的“博士僧”生活能够避开“世俗”,亲近“法业”,扎扎实实的研习五年。2006年,蒙恩师器重,荣获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并在恩师全力支持下创建“明德民商法研习社”和《民商法网刊》,向博士生阶段平滑过度。2008年赴美之前,经与四川大学法学院提前商定工作去向,消除了最后一年在美国学习的后顾之忧,也确保了博士论文充足的写作时间、精力和良好的心态。


  

  如恩师《劝学书》所言:“凡从师受业,……专为二事,一为进德,二为修业。”从2002年幸遇恩师至今,七载有余。恩师言传身教,如轻风拂面,沐浴心灵。纷繁名利,难得淡泊;为人处世,终显豁达;表里如一,实为表率。略有松懈之时,便思恩师伏案,身影浮现,自愧不已,故每日精进,鲜有惰怠。于恩师娓娓畅谈中常获灵感,每有奇思妙想也能及时得到指点。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竟有如此之缘分与心境,实为人生之大幸。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教研室,实为民法研究之圣境。承蒙王利明教授的信任与支持,负责中国民商法律网的日常管理工作,使我能够有机会感受中国民法的宏观发展方向。姚辉教授对我无私的指导与帮助,鼓励着我不断向着学术的圣殿前行。张新宝教授严谨的学术态度与扎实的学术功底,让我领略了学人的真趣。林嘉教授的智识,龙翼飞教授的务实,董安生教授的睿智,叶林教授的敏思,黎建飞教授的豁达,王轶教授的博闻,朱岩教授的广见,孙若军教授的亲切,都点滴滋润着我的学术成长。法学院郑小敏老师、民商法基地的卢淑贞老师与钟杰老师,五年来的全力支持与帮助,为我提供了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上的极大便利。法学院的刘俊海教授、周珂教授时常的关心让我倍感温暖,郑晓辉老师、金云峰老师、洪乔老师、李岸曰老师、黄晓荣老师、郝晓明老师、程志红老师、齐晓丹老师、熊丙万老师和乔鹏老师以及各位图书馆工作人员为我在工作和学习上提供的便利,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此一并致谢。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