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从“一张课桌”到义务教育补偿及立法展望

从“一张课桌”到义务教育补偿及立法展望


韩世强


【摘要】由于流动儿童与城市居住儿童在身份卑尊、学业条件、家庭支持和课余辅导等方面的明显落差,仅仅靠提供“同一张课桌”还不足以消除他们在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的种种不平等。由此,着眼于“课桌”外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及其立法完善已经势在必行。
【关键词】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立法展望
【全文】
  
  流动儿童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状况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不过,以前的目光大都聚焦在如何落实流动儿童与城市居住儿童的同等就学待遇问题上,至于获得“同一张课桌”后能否迎来像城里孩子一样生活与学习的春天,似乎还未来得及做进一步思考。事实表明,“就学机会不平等”情形将逐步得到有效解决,至于实际操作中的权利损害,可以通过司法诉讼来获得救济[1]。问题在于,就局部已经有幸获得“同城待遇”的流动儿童来看,“同一张课桌”并不能让他们与城里孩子真正走到一起,“课桌”外的不平等仍然使这些流动到城里的“农村娃”首先输在了起跑线上[2]。于此而言,“课桌”外的种种不平等,实质上又成为了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困难的新起点,我们必须将之纳入关注视野,并围绕着问题消解思路展开深入的对策研究。

  
  一、问题背景及实证解读

  
  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是整个社会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据调查显示,他们的“学校—家庭—社会整体生态圈”已经被推向脆弱边缘[2]。从背景关系角度讲,主要缘起于三方面的不平等。

  
  其一,户籍城乡“二元”筑就的身份卑尊之差,给流动儿童群体融入主流社会设置了较大的心理障碍和制度门槛。流动儿童时常钟摆于“农村娃”与“城里人”之间,他们的“户籍”仍然是农民,但却又是“编外”市民。长期的歧视境遇和流浪无居,使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态度和认识不同于那些处于优越地位的城里孩子,在他们这里,粉饰的太平总是黯然失色,而他们心灵受到的压力和经常性的伤害往往又显得孱弱无力,由于缺乏制度通道很难拥有表达社会决策的话语权。来自社会的、体制的、制度的种种不公平的“生存逻辑”,有时压倒了孩子们求学的迫切愿望。更为甚者,在流入地的学校教育中,社会评价的“差生”标签内化为流动孩子们内在思想,使得这部分学生“失去”了进取动力,一度外在化为麻木不仁的“无所谓”。随着时间推移,流动儿童类似的心理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此类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整个社会从身份制向公民制转变,拆除城乡壁垒,以致根本上保障这些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让他们拥有免于恐惧和匮乏的自由。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