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日本能源安全的政策、法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五)重视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为积极争取海外油田自主开发权,日本特别注重在石油勘测、开采、运输上采用新技术。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新技术将给石油的开采和应用效率带来非凡的进步。当前,石油开采业正在展开一个重大的技术革命,这就是人们所称的“DOFF”(digital oil field in the future),即未来数码化油田。这一技术集合了丰富的信息控制技术、遥感装置、智能钻井以及高精确测量仪器,使勘探和生产更为集中,石油开采成本也大为降低。这样,过去成本昂贵、难于勘探和开采的石油资源将可能源源不断地供应世界市场。DOFF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未来5-10年内,数码油田将使世界石油储量增加1250亿桶,大大超过目前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运用DOFF提高海外自主勘测开采的油田的产量并降低其生产运输成本,将为日本国内石油供应提供长期保障。
  日本亦在加快对新能源甲烷水合物的开发利用。甲烷水合物又叫天然气水合物,海洋中储量丰富。科学家们估计,目前全世界储存有约2.5万万亿立方米甲烷水合物,蕴藏的能量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总和的两倍。日本附近海域的甲烷水合物只占全球总储藏量的很小一部分,有4-20万亿立方米,相当于日本100年的天然气使用量。
  目前,甲烷水合物的开发利用还存在诸多困难。首先是采集难,甲烷水合物只在低温、高压环境下存在,往往存在于北极冰冻土层或海底沉积物中。其次,当采集到海面时,这种冰冻的结晶体即会开始融解、气化、瞬间就变得无影无踪,如何“捕捉”逃逸的甲烷气体是开发利用的关键。最后,如何为冰冻的气田加温,如何在极深的海底钻探等,都是各国科学家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正是因为采集困难,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没有考虑开发这种可能是革命性的替代能源。但是缺乏能源的日本因急于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正积极推动这项工程。仅2005年,日本投入研究甲烷水合物开采的资金就达到1.2亿美元。日本科学家希望能在15年内让沿海储量丰富的甲烷水合物供应其本国能源需求。
  (六)发挥国轮优势,确保能源运输安全
  因为日本一次性能源的80%以上依靠进口,对海上通道特别是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严重。可以形象的说,从中东海湾到日本海上的运输线就是它的工业生命线。为了保障本国的能源运输安全,日本对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战略物资石油的进口,更重视发挥国轮的优势,规定由国轮承担全部运输,或者优先使用国轮运输,以确保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和能源的安全。对航运企业实行非常有利于本国船队营运的保护政策,在买造船方面给予补贴和低息贷款,对本国商社租用本国船队也给予一定程度的税费减免。日本原油年进口量2.5亿吨以上,日本船东控制的大型油轮吨位超过了700万吨,可以满足日本进口石油80%以上的运输需求。长期以来,日本油轮船队是通过船公司、银行、石油公司、造船厂四方合作而发展起来的。日本船公司要建造油轮,首先要与石油公司签订一项长期合同,然后银行才能提供贷款或融资,有了银行的资金保证,日本造船厂才能接受日本船公司的建造订单。这种合作模式很值得我们在组建国家油轮船队时借鉴。在这种发展模式下,日本船公司的油轮船队几乎全部都以长期期租方式租给石油进口商使用,合同期一般为10-20年。
  二、日本能源法律制度
  日本能源利用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运用法律对相关能源产业、能源供需制度进行调节和监管。日本先后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分别进行了规制,通过法律制度强化贯彻国家不同时期的能源政策。一旦国家能源政策调整变动,对相关法律规范就要进行相应修改、废止或重新立法。因此,日本对能源法律规范的修改频繁,立法活动增多,使国家能源政策与法律趋于一致,以有利于通过法律手段贯彻国家政策。由于日本能源立法完善,因而较好地避免了本国能源短缺的劣势,并仍能在降低能源需求的条件下,保持经济增长的优势。下面阐述日本几部重要的能源立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