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治学严谨 桃李芬芳

治学严谨 桃李芬芳


刘剑文


【全文】
  我的导师徐杰教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老先生,他是我国最早招收经济法硕士和经济法博士的导师之一,1983年,我有幸考入徐老门下,成为他最早的经济法硕士之一。
  徐老治学严谨的名声享誉学界,我对这点深有感触。记得在1988年,徐老与他指导的部分研究生合著《企业法律知识》。在写作前,徐老召集大家认真研究写作大纲和体例并制定了详细的写作规范。要求之严格、规范之细致让我们感到太“小题大做”了,这不是低估了我们的能力吗。可在我把完成的稿件交给徐老时,他在我的稿件上扫了几眼便敏锐的发现了十几处写作不规范的地方,大到语法,小到标点,徐老一一指出。每一处徐老都能举出之前制定的规范,仿佛那些要求都清晰地摆放在他的脑海中,可以随手拈来。对照徐老的规范和自己的稿件,我不仅暗暗敬佩徐老严谨的学术态度,也对自己没认真按照要求修改稿件而感到深深自责。
  徐老看完稿件后对我说:“我们写的每本书都要对读者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历史负责,不容一点错误和疏忽。做学问如同做人。我制定详细的写作规范,就是希望我们写出的东西能经得起读者的批评,历史的考验。如果我们在语法、错别字、标点等基本问题上都过不了关,我们的书怎能受到读者的好评?更别说若干年后还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徐老的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它成为鞭策我在学术上不断前进,严格要求自己的座右铭,现在也成为我督促学生认真做学问的基本要求。
  在写作规范问题过关后,徐老又对书稿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时为使一两句关键结论表述得更严谨,他要和我们一起反复推敲若干遍。他要求我们必须“字斟句酌”后才能定稿,以致个别作者反复修改了十多次才能通过。当编辑拿到徐老的定稿时,连连称赞稿件质量,用编辑自己的话说就是:“想改动一个标点都不容易。”
  受徐老严谨治学的影响,我在撰写和主编著作时非常注重学术规范和学术质量。记得在主编“十五”国家级教材《财税法学》时,我与各位作者讨论确定的最终写作规范有100余项,2万余字。该规范经过多达10次的反复讨论和修改,历时一个月才最终确定,内容非常详尽,从字体、字号到注释、参考文献,从数字的大小写到相关标点无所不包。
  其中有位作者开玩笑讲:“制定写作规范的时间可以写完一本书了。”我就把徐老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并且补充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这代学者不仅要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还要争取发展这些传统。徐老的写作规范在当时是很严格的,可在今天还是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因此,我才和大家讨论制定一个更完善的写作规范,以实现徐老的目标:对读者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历史负责。”那位作者听后深受启发:“我也要把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继承下来,并且也让我的研究生贯彻执行。”《财税法学》初稿完成以后,我和各位作者反复讨论、修改了十余次,在截稿的最后一日将定稿交给了出版社,受到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很高的评价。该书最终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于2006年荣获司法部第二届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二等奖,这得益于徐老严谨治学思想给大家的影响。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