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吾岂好叹哉——或比审判津贴更重要的是法官尊严

吾岂好叹哉——或比审判津贴更重要的是法官尊严


贺卫方


【全文】
  针对不久前出台的审判津贴,我写了一篇文章“有朝一日倒过来”( 8月30日《南方周末》),对于分配的办法提出了异议,要旨是希望能够把这笔津贴更多的向基层法官倾斜,以提升基层法官的收入和地位。9月7日,中国法院网上出现了两篇回应文章,一篇是我在文章中提到的徐州市泉山区法院法官李晓梅女士的,题为“贺卫方,你叹从何来?”另一篇作者署名刘金平(可能就是8月15日在《人民法院报》上发表题为“体现了党中央对法院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文章的苏州市沧浪区法院的刘金平法官),文章标题为“贺卫方先生为什么不率先‘倒过来’”。针对司法问题的文章能够得到来自法官们的回应自然是一件好事,不过,读完这两篇文章,我却愈发感叹起来,因为其中所表达的观点以及论证方式都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其中有些已经超越了审判津贴问题,从而使得进一步的讨论变得很有必要。
  的确,正如自己在文章里所表达的那样,我认为李法官文章用“位已隆 责更重”作为标题是很夸张的,甚至《人民法院报》报道这个新闻和发表后续的反应时相关文字的处理也有着明显的缺陷。宪法规定了人大之下的一府两院体制,法院独立于行政机关。出台审判津贴规定不过是执行《法官法》的一个举措,对于国务院而言,这是一项义务,而且12年之后才履行已经有“行政不作为”的嫌疑。然而,《人民法院报》却说这体现了“国务院深切关怀”——我们都知道这是用于下级称颂和感激上级时的惯常话语。报纸编选的所有法官来稿都一边倒地唱赞歌,这并不正常。在网络上,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不少法官对于津贴过少、退休后即不再享受等的抱怨。然而这样的意见在报纸上却完全没有显示,真正是一片莺歌燕舞。李法官的文章可谓这种赞歌的典型。
  李法官说她所谓的“位已隆”指的是宋鱼水法官当选为党代表,并且在央视“新闻联播”栏目“受到如此隆重的推崇”,于是她“深深地为之自豪”。其实,如果李法官稍微思考一下,应该知道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那就是,某个行业中的一个人受到表彰,或者地位得到提升,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都得到了提升。还记得陈永贵么?他由一个普通农民升至国务院副总理,甚至出访外国时也不忘记把农民的符号即羊肚毛巾扎在头上,但是,一个农民的地位显赫决不意味着中国农民的地位在那个时代得到了提高。恰恰相反,正是改革开放以及陈永贵不再担任副总理之后,农民们有了自己的承包地,有了对种植经营的自主权,他们的地位才有了真正的提升。法官也是这样,整个司法界没有应有的独立性,待遇普遍较低且也得不到体制性的保障,某个法官再荣光、再显赫,又跟司法界地位之尊卑高下有何关联呢?
  令我有些奇怪的是,李法官为自己的话语辩护的理由居然是,那样的话不是她的原创,而是宋鱼水法官已经说过的。她把宋法官接受人民网采访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法官要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准;法官要始终怀着为事业甘于奉献的情怀,理解、尊重和关爱当事人,努力追求‘辨法析理,胜败皆服’的职业目标;法官要始终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加强学习的自觉性,全力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让我们把这段话与李法官文章里面的话对照一下,的确李法官是在重述宋法官的语言(一点新的话语不过是增添了一些政治空话而已)。说实话,我是因为关注审判津贴的问题才读一下这样的文字的,李法官抱怨我对于宋法官的言辞“视而不见”,却对于她的文章“莫名感叹”,这流露出她的一个隐含着的心理:那就是她觉得宋法官是一个显赫人物,而她本人则是一个“小法官”(这是她文章末尾用来说自己的一个词),可是,在我看来,法官各自独立办案,哪里要分“大”和“小”?况且宋法官也只是一个基层法院的法官,在我这个一直反感法官过份等级化的人看来,二者实在是没有多少差异啊。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