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土重迁”中的“沉没成本效应”因子——对中国民俗“安土重迁”的经济学解释

  到这里,阅者或许能够明白,要改变“安土重迁”这一民俗,要面临多大的成本损失,要有多大的接受“沉没成本”的勇气。“沉没成本”也是经济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概念,它是意指“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作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 ,一个理性的人就会忽略它。这类支出称为沉没成本( Sunk Cost)”。可以说,这些利益层(圈)是中国人维续传统的支柱,也是人们笃定“安土重迁”这一民俗(惯习)的“老茧”。“人挪活,树挪死”是人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多么无赖的说法啊!职是之故,上述论断(猜想),即“安土重迁”这一民俗中的人们的行为蕴含着经济学中“沉没成本效应”因子,是有充分的经济学理据的。
  基于对一个民俗演化过程的知识旨趣,笔者接下来想探究的是什么样的条件(或环境)会让这层“老茧”自动脱落,从而导致人们对“安土重迁”这一民俗的“因果”替代者的接受。自然地,这还是得从这层“老茧”得以维续的理据说起。
  首先,如何破除“情感利益”这层“茧”呢?虽说“情感利益”有动物学家的“铭印”理论作为支撑,但是对于“铭印”理论也有解构之法,那就是经济学的中“边际效用递减”理论。“一见”尽管往往会“忠情”,但现实生活中却也有“黄脸婆”的称谓。这表明人的“初恋”感觉会被生活中日复一日的重复刺激所消磨,也就是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依凭这一理论,笔者推测,人们“安土重迁”的“生理反应”不断受到外界新的事物的刺激,或许会减弱,甚至会消除。而能提供这种条件恐怕只有市场经济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物欲横流”,让是耳目昏花,难以自拔。只有经过如此推毁性的刺激,笔者想,“安土重迁”民俗的“情感利益”茧才极有可能从内部松动,乃至最终被剥离。
  其次,“社会利益”这层茧又该怎样剥去呢?“社会利益”这层茧,其支撑理据是吉尔兹的“意义世界”。笔者以为,“意义世界”,乃至“地方性知识”、“生活圈子”的形成,都是交流不畅所致。如果在这些环境中有发达的资迅条件,比如说,电视媒介覆盖广阔,人口流动性较大等,面对亿万计的资迅的“轰炸”,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写也会吟”的古人经验的参照下,地方性的“意义世界”不断弱化,乃至完全被“国际化”或“全球化”,乃是题中应有之意。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印证,比方说,在城市中的市民,他们的共同话题总是较多,并且不会有话语交流上的困难,出现:小的“意义世界”最终被更大的“意义世界”所同化,依此类推,这“意义世界”最终可能演化成作为人就有的,使用语言就存在的“意识形态”。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