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学术资源与学术评价

学术资源与学术评价


卜安淳


【关键词】学术资源;学术评价;学术水平;学术地位;学术能力
【全文】
  以学术资源占有多少评价学者学术能力的高低,以学术产出多少评价学者学术水平的高低,以学术职务或非学术职务的高低评价学者学术地位的高低,这已是当下中国学界普遍的状态。
  非学术职位的高低,只能说明学者在学界之外的某一或某些社会领域的权力的大小,可以反映这个学者的社会地位的高低,且一定程度上肯定影响到这个学者在学界地位的高低。学术职位的高低当然反映出一个学者在学界的地位的高低,而且体现出学者在学界的权力的大小。应该说,非学术职位的高低和学术职位的高低都只能体现学者在学界内外的社会地位和权力地位,并不能标示其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高低。但我们这个社会,学界内外,媒体舆论,即便不视非学术职位的高低为学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一般是会视学术职位的高低为学术水平高低的标志的。许多学术职务较高的学者亦往往自视学术水平比一般学者高。这种状况,艺术界可能亦如此。
  另一方面,学术产出多的学者一般视为学术水平高,学术产出少的学者一般视为学术水平低,这从现象上看,大致是有点道理的。产品多比产品少好,在当下中国,是个一般性的社会共识,对于长期处于学术贫困中的中国社会来说,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中国社会长期强调高产多产,强调GDP,强调销售量出口量,强调房屋建了多少,汽车造了多少,道路修了多少,电视电影拍摄了多少,歌舞晚会举办了多少……近三十年来,这积极促进了社会发展,该肯定的方面是必须肯定的。但产量不等于质量,多好少不好的看法越来越受到社会发展事实的挑战。从宏观看,GDP大增已带来重大的国土环境问题和人生安全问题,从微观看,商品质量中的食品质量问题、药品质量问题等越来越困扰生活中的百姓和经营中的厂商。但是,本应对于社会发展最具敏感性的学界,在这方面却总是反应迟滞。社会各业的生产都由仅注重数量转变为重视质量了,学界却依然以数量为第一,学术管理部门对学者做评价,还是主要做著作、论文之类的数量统计。数量统计并非不重要,各学者有多少学术产出,整个国家的学界有多少学术产出,当然应该进行统计。问题是对学者的评价,对学术单位的评价,进而对整个学界的评价,不能仅止于学术产品的统计,或者仅止于按所谓刊物级别、出版社级别的学术产品分类统计。各业生产的GDP有重大的负面作用,学术生产的GDP同样有重大的负面作用。不重视学术质量评价,会导致学者不重视学术的质量水平,会导致学界大量的重复研究,甚至导致大量模仿式、抄袭式的产品出现,使学界在虚假繁荣的景象下逐步沦落至学术荒芜。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