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恶搞现象之法律透视

恶搞现象之法律透视


郭林虎


【摘要】恶搞成了2006年中国最流行的词汇。从法律的角度审视,恶搞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这一宪法权利的一种具体形式,国家应当保障公民以恶搞这种方式充分行使言论自由权;同时,公民不得以恶搞的方式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恶搞作品不是著作权法规定的演绎作品,而是滑稽模仿作品,它不侵犯被恶搞者的著作权。
Mischievous distortion has been themost popular words in china in 2006. As far as the legal observation, it is oneof the specific forms of civilian''s performing the freedom of speech as aconstitutional rights, which ought to be guaranteed adequatedly by thestate;meanwhile, it is prohibitted for the civilians to harm the national、social、public intrests as well as to offendthe legal rights and freedom of other civilians. Mischievous distortion worksis different from the deductive one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Copywrightconcerned, conversely, the former has no offense to the copywright of theoriginal,although it imitates the original works in ridiculous way.
【关键词】恶搞;言论自由权;违法恶搞;摹仿滑稽
mischievousdistortion ;freedom rights of speech; illegalmischievous distortion; ridiculous imitation
【全文】
  英国广播公司2006年9月18日发表了一篇新闻稿,标题云:“恶搞”2006中国流行词。这一词汇流行无疑与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有关。居于上海的创作人胡戈,看了陈凯歌的电影《无极》,一时兴起,将其改编为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该片如同一枚文化炸弹,引起文化界(特别是法学界)对恶搞现象的热议。人们对于恶搞现象见仁见智,毁誉不一。《网易.文化频道.专题》云:“学习《馒头》好榜样,都作恶搞艺术家”,有的网民这样疾呼:“恶搞是公民的一种自由表达权,任何人都有恶搞的权利”。与此同时,对恶搞的讨伐声浪也日见高涨。《光明日报》专门召开了反恶搞的座谈会,与会专家指出:恶搞颠覆传统价值、混淆是非;恶搞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主要是著作权。中国主流媒体报道这次座谈会时用了负面评价色彩浓厚的标题:《“恶搞”红色经典 将被追究法律责任》(《法制日报》)、《向“恶搞”等不良舆论环境挥利剑》(《中国青年报》)、《滥用恶搞自由的后果是没有自由恶搞》(《中国青年报》)。而如今,广电总局正在制订有望近期出台的“互联网视频新管理条例”,该条例将对视频网站的违规现象进行“严打”。据悉,新条例出台后,只有新浪、搜狐、网易等上市门户网站才能拥有开展视频服务的资格,而个人要传播视频内容,需要申领许可证。笔者认为,恶搞是一种文化现象,对待这种现象不应单纯从所谓现实政治需要角度作出带有情绪化的判断,而应该从法律的角度对之进行深入、全面而又理性的分析,执两端而用其中,这样才可能识得庐山真面目,才可能从中得到若干有益的启示。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