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法律图书馆及其法学文献资源建设

  法学文献资源建设宏观理论的提出在我国当前立法形势下有着极端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方面在于确立这种理论将有力地促动文献工作者主动探索深层次的资源开发与专业文献信息科学理论,破除自身固有的惰性,从转变观念入手,进而指导各大系统间走出小圈子与行政束缚,从大到国家立法、小到各级法制部门具体工作去认识和理解文献资源整体建设的重要性,最终摆正文献工作者在整个国家法学文献资源建设中应处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方面在于宏观理论的提出与论证是做为设立我国法学文献保障体系的基础,是各级各类专业文献工作部门为建立一套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法制体系而开展文献保障工作的指南。
  在我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内建立专业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和区域文献保障体系不能只是一句空话,而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目标。正如前文所述,只有在跳出各部门体制、各系统格局的限制,切实加强馆与馆、室与室的横向交流,才能使目前呈现纵向分布的文献资源和专业信息被合理利用与开发。对此,我们的认识必须统一在这样一个高度上:即文献的保障与信息效益的发挥是今后充实与完善中国法制建设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是以纵、横网络为布局的模式,用系统工程理论来科学协调、规划学科文献建设,达到建立国家、地区专业文献保障体系,实现整体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目标。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全国性的系统网络,并且具有较强文献支撑能力。
  第三个方面在于宏观理论的提出是未来专业文献部门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前文中我们看到我国法学文献资源布局是在各级各类国家行政体制中逐层逐块构筑与保证的文献收藏机构是体制条块状态下派生出来的产物,严格地受到行政机构的管辖与限制。这种从属行政体制下的分布造成各纵向文献部门在功能上、职能上、范围上严重“同步化”,各馆、室在馆藏内容上、在提供检索服务模式上单一化。无法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发挥文献信息效益,造成各部门投入的资金白白浪费。据1993年粗略统计:仅北京地区十家较大的专业馆订购的347种原版外国期刊中,重复订购的有109种,占三分之一,出借率却只到3%或7%。盲目重复发展、多头并进、相互割据现象显而易见。
  所谓实现科学化的提法,笔者理解应该是杜绝目前这种盲目发展的势头,形成一系列适合法学学科特点的专业文献工作理论,应用这些理论来指导与确立本专业文献资源建设。现代化的提法则是在科学化的引导下,使文献资源从整体上得到合理布局,以有利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联网。这些工作的前提条件都有待于文献资源宏观理论的确定和行政机关的支持。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