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足球,今天的我是否依然爱你?

中国足球,今天的我是否依然爱你?


韩勇


【关键词】足球 职业化
【全文】
  以前姜昆有一个笑话,觉得有点儿意思,以至于我多年以后还记得:
  ——韩国人自嘲说,在韩国,卖高尔夫球的人多,真正能打高尔夫球的人少;
  ——美国人自嘲说,在美国,帮篮球明星打官司的多,真正能打篮球的人少;
  ——中国人自嘲说,在中国,帮中国足球队算命的人多,真正能踢球的人少。
  说起来惭愧,如果硬往上靠的话,我也算半个替中国足球算命的——中国足球作为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先驱,研究中国职业体育、体制改革和体育法问题对于中国足球问题是难以回避的,而且,我又写过《中国足球俱乐部内幕》这样的书。
  作为替中国足球算命的人,我没有水晶球,而且,我相信,即使有,里面也不能折射出中国职业足球如此坎坷的命运。
  曾几何时,中国足球曾经繁花似锦,真正上场踢球的人就不必说了,足球的繁荣作为上游产业拉动了大批下游产业的发展,从遍地开花的足球媒体到体育场周围每当有比赛时卖喇叭旗子椅垫的小商小贩;曾几何时,中国号称有7000-8000人从事足球新闻工作,专业和非专业的足球报纸杂志网站比比皆是,当年足球写手李承鹏“转会”创下百万身价。
  但是,职业化12年的中国足球却繁荣不再,票房最惨时曾经出现看台上三个警察陪着两个球迷看球的惨状,使你无法相信这是球迷包车包轮船包飞机为自己的球队异地助威的中国足球,无法相信这是球迷打出“胜也爱国安,败也爱国安”的标语的中国足球,无法相信这是在万达和国安比赛时球迷坐满了整整一个工体、上座率达到7万人的中国职业足球。
  繁荣的球市哪里去了?问题出在哪里?谁为中国足球的整体溃败负责?
  能够收支平衡的俱乐部几乎没有,更不要说赢利了,大部分俱乐部每年亏空都有几千万。像云南红塔这样的超大型企业六年投入6个亿,收益甚微,最后不得不退出。一位从事了十年足球运营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财富》的记者:“职业化以来,各个俱乐部的投入已经超过了100个亿。”
  西方职业俱乐部的几个重要收入来源在中国统统开发不利:赞助商节节撤退,门票收入难以平衡比赛开支,足球产品开发乏力,电视转播权无人问津。
  实际上,繁荣的球市不再只是众多矛盾和冲突的外在表现,中国职业足球的巨大冰层下面隐藏着种种暗流,腐蚀和冲刷着不成熟的足球事业:
  揭竿而起的“变法七君子”代表着新兴的资本对职业足球话语权和决策权的争夺,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