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我所知道的於兴中先生

  於先生的文章从发表的数量来说,显然不算多。他的文章大都从宏观的角度论述法理学问题,比如他很有份量的博士论文就是围绕法律与文明秩序这一宏大问题展开。我曾经就这个特点和他聊过,他笑着说他那个年代出生的人,有过知识青年下乡的经历,年轻的时候总有些改造世界和时代的热情和梦想,有几分英雄主义的救世情结。当然,先生对法理学中那些微观层面的问题也是关注的,这在他的著作《法治与文明秩序》可以看到。先生著作的面世,无疑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在这本集子里收录了近些年来於先生“应朋友之邀撰写的小文”,这当然是他的自谦之语。虽然时下里,貌似繁荣的中国法学界,学术著作、论文如雨后春笋,花开千树,但是,真正有独到思考和学术价值的文章却并不多,这个时候,持先生之书,静心读他的这些“小文”,必有所得。
  於先生的这本集子,梁治平先生的序言有一番概述:总体分为四个部分,视角由广而狭,首先谈文明架构下的法律与政治秩序,其次讲法律的理论与学说,解读当今几大有影响西方法学学说和理论,再谈运用法律的技术,最后论及香港法律制度。了解於先生经历的人,大都可以看出这种安排既表明他的学术之用心,也反映他的生活历程。於先生的文字平和淡然,举重若轻,却不失文采,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思维缜密,禁得推敲。读他的书,就像听坐在对面的朋友说话,不以真理自居,也不强加于人 ,就是那样向你娓娓道来他的想法、观点,让你感受思想的魅力和智识的愉悦。
  凡是与於先生有过交往的人都会感受他的真诚、谦和、宽谅与坦荡。我曾经给先生发过邮件,知道他非常忙碌,所以在信中说明不用回信,但是他还是记得抽空给我回复几言,推荐文章和发送一些资料给我,还为自己不能每封必回表示歉意。
  去年七月,他来京办事,他约我和另外一个学生一起吃饭,见面时,我以为他认不出我,因为他上课时我是坐在角落并且沉默的学生。但是他告诉我,他是个记忆力很好的人,他教过的学生他都记得姓名和相貌。这让我有些意外和惊讶。
  我向他们推荐一家比较僻静的餐馆,点菜时他说女士优先,让我们两个学生做主。他夸我选的餐馆环境不错,夸我们点的菜都很好吃,这话让我们感到满足。我以前与先生接触很少,开始还有些拘束。但是只几句话,我就全然没了紧张,竟然眉飞色舞的与他说起许多轶闻趣事,这时我才发现先生是如此率真的人,他很喜欢笑,他的笑容是那样明亮,真诚,好看,象一个纯真的孩子,从来没有经过尘世的污染,有时候,他竟笑的止不住,真是可爱极了。问到先生的爱好,没想到於先生留洋在外多年,最喜欢的不是好莱坞的大片,而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曲。他说喜欢听中国的传统戏曲,如果能够看真人现场表演的那种,最好不过了。我说我也会唱,即兴给先生来一段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他听完就立刻鼓掌叫好,说戏词美,唱腔也美,还说我唱戏可以演贾宝玉,真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先生也,我就喜欢贾宝玉,喜欢徐派唱腔!反串小生最大的好处还在于有“娘子”可以唤。他说没有想到我这么幽默,其实我的幽默也是懂幽默的人才能激发。我永远忘不了与先生相聚的情景,我到了北京工作一年多了,还从来没有那样轻松快乐过。
  不过,期间说起一件小事让先生神情黯然,他说前一天和梁治平先生及家人去一家餐馆吃饭,对方的宣传海报上写着席间有“海豚表演”。他们去了之后发现只有几平米的小水池,水量只及小海豚的腰部,两只可怜的小东西早已失去了本来的生机与活泼,於先生看了心里很难过,无心去品尝那里的饭菜滋味。要了那家餐馆的名片,他们要向动物保护协会反映此事。先生不仅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人,他还有着悲悯情怀,他说我们要爱惜一切生灵,人类应该善待同生于一个地球的其他生物。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