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一份内容丰富、味道鲜美的速食快餐 ——读《西方宪法思想史》

  与已有的关于西方法律思想史的书籍相比较,《西方宪法思想史》一书的编写颇具特色。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纲揳领式“导言”性介绍
  西方宪法思想历史长久,内容庞杂,涉及众多名家,囊括各国宪政实践,对于初学者而言,甚是棘手,总有杂乱无章、读罢不得要领的感觉。李龙教授在“导言”中将西方宪法思想的主题高度凝炼为四项,即“制衡论——宪法思想的灵魂”、“民主论——宪法思想的基础”、“人权论——宪法思想的价值追求”、“宪政论——宪法思想的行动纲领”。这四点归纳,准确扼要,便于初学者建立一个总体性的知识框架。事实上,即使没有读完该书,我们也能把握住宪法的内涵、精神和价值。  
  二、忠实原著的思想解读
  有关西方思想家学术著作的翻译和出版工作,早在几十年、百余年前就进行了,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我们在阅读这些较早版本的著作时,总是感觉它们中的一些著作或者在翻译用语上与我们当今的语言习惯有异,或者浸透了“批资”的气味,不能体现时代的变化。《西方宪法思想史》一书的作者在写作时,尽量选用最新的翻译版本,以保证资料的新颖性和准确性。在解读这些原著时,揣摩作者真意、忠实原著是研究的一项基本要求。这意味着充分的阅读、广泛的比较和求实的治学风气。这使得该书能够尽量逼真地表现思想家们的思想风采。与此同时,书中对每一位思想家和法学流派的思想进行了简要的评论。这些评论简短扼要,抓住要核,有利于学习者对思想家的思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灵活多样的编排体例
  该书以古希腊柏拉图的思想研究开篇,横贯西方几千年的思想史,最后以布坎兰的思想终结,涉及35个之多的伟大思想名家,其内容丰富自不待言。在安排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时,该书总体上以历史的时代变迁为顺序,全书分为“古代宪法思想”、“近代宪法思想”和“现代宪法思想”三大部分,但在各部分的内容编排上又灵活多样,各不相同。如在古代部分,该书既按编年史的顺序编排,又特别地列出“人文主义法学派”和“教会法学派”的宪法思想。在近代部分,该书则以“启蒙运动”、“近代革命”和“自由放任”等时代事件和特征为线索进行编排。在现代部分,该书首先介绍了宪法思想的现代转型,然后以法学派别为引子进行内容组合。总之,全书的编排不拘一格,灵活多样,既注意了历史的时代变迁,又重视了每一时代的重大变革和历史特征,还涉及到了不同法学流派的思想,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习、研究的参考书。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