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芮沐自述:我的学生时代

  中学时代
  
  “小学毕业以后,我就直接进的教会学校。我住在城南,是法租界,中学是在英租界上的,杨树浦,一个教会学校。”
  “因为那个时候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比较好一点的学校都是外国教会学校。我读的中学叫马克密林中学,在那里呆了不久,中学里的一个同学,比我年龄大,要转到法国的教会学校,就到了圣房记。我从小就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长大,你们根本想象不到。”芮沐说。
  近代中国的教会教育在民国初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变法维新之后,西式教育逐渐获得士大夫阶层的认可。1900年,清政府宣布外国人在内地设立学堂“亦毋庸立案”,为教会办学提供了便利,在20世纪初期的兴办新学热潮中,教会学校受到了广泛欢迎,进入告诉发展阶段。1879年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创办的圣约翰大学事最早的教会大学,在20世纪上半页,中国共有14所教会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伴着教会教育的发展,教会中学也发展迅速:基督教中学1914年为184所,1922年达291所。全国基督教所属学校的学生,1912年为13.89万人,1916年为18.46万人,1920年达24.5万人。1920~1921年度,天主教所属的学校的学生为14.43万人。
  芮沐即是这几十万中学生之一。
  芮老的爱人告诉笔者,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上学,一般外国人都看不起中国学生的,好在芮沐从小功课就好,老师都喜欢。
  “上中学的时候还住校嘛?”笔者问。
  “也是住宿的,……”芮老话音未落,他爱人插了一句,“外国人办的学校全都住宿的”。
  芮沐接着说,“英国教会学校马克密林离家太远,后来转到圣房记,是法租界的,法国兄弟会办的。马克密林是基督教,圣房记是天主教。”
  必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的兄弟会,并不是类似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下会党组织,而是宗教组织内部的一种机体。
  “那您上中学时的课程是怎么设置的?”笔者问。
  “都是文的,没有理科。在马克密林上学时,每个礼拜天所有的学生都要去参加教会活动,唱赞美诗。”芮沐说。
  他爱人插言,“每个租界的教育不同,在英租界就讲英国的文化,法租界就讲法国的文化”
  芮沐说,“中国学生那时除了周末做礼拜外,接受的宗教的教育也不是很多是吧……”
  芮老夫人介绍,那时的上海中国没有自己的学校,要不英国学校,要不就是法国学校。
  “那个时候家里只是希望他念得好一点,就送进外国学校去,只是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叫教会学校。”她说。
  “我十三岁小学毕业,嗯,和现在差不多,也是6年制。”芮沐告诉笔者。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