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在国内学界,对“Finance”一词的翻译及内涵界定存在较大争议。总览50多年来国内出版的各类财经专业辞典,“Finance”一词的汉语对译主要有“金融”、“财政”、“财务”、“融资”四种。相对而言,后三种译法用途相对特定,唯有“金融”颇值商榷。“金融”就其理论内涵来说,在国内具有转轨经济背景下的典型特征。基于货币、信用、银行、货币供求、货币政策、国际收支、汇率等专题的传统式金融研究,对于“金融”一词的代表性定义为“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刘鸿儒,1995),并不突出反映资本市场的地位。一般而言,国内学界理解“金融学(Finance)”,主要以“货币银行学(Money And Banking)”和“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两大代表性科目为主线。其原因大致有二:在视资本、证券为异类的历史环境下,由政府主导的银行业间接融资是金融实践的中心内容。与此相适应,针对银行体系的货币金融研究成为金融学绝对主导。二是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国策导致将对外贸易加强,国内高校相应大面积开设以国际收支和贸易为核心的“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专业。
  令人尴尬的事实是,基于以上两大学科界定的(国内)“金融学”,今天看来却恰恰不是Finance的核心内容。西方学界对Finance的理解,集中反映在两门课程:一是以公司财务、公司融资、公司治理为核心内容的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金融。二是以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为核心内容的Investments,即投资学。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很多学者将Corporate Finance译作“公司财务”或“公司理财”,很容易使人误解其研究对象为会计事项,今后应予修正。总体观之,国内所理解的“金融学”,大抵属于西方学界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内容。而西方学界所指的Finance,就其核心研究对象而言更侧重微观金融领域。
  第二,金融学理论和学科建设较为滞后。
  对于金融学内涵界定的含糊,直接导致我国金融理论和学科建设较为滞后,显见的差距表现有六:一是学科布局需要细化。在国外,类似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这样的宏观性研究领域通常设在经济系,而公司金融和投资学这样的微观性研究领域通常设在管理(商)学院。而在国内,金融学科大多未从原有的经济学院体制下分离,学术分工不清晰,影响了深层次的学术研究。二是理论研究滞后。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化进程的加快,直接融资对中国的特殊重要意义已使“微观金融”的全方位研究势在必行。而目前我国的金融学科课程设置,总体仍倾向于间接融资领域。部分前沿领域如金融工程学、行为金融学等,尚未展开广泛研究。三是金融师资匮乏。国内高校目前的金融师资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公司金融和投资学这样的微观性研究领域人才奇缺。由于学科布局不清、缺乏重点,导致无法大刀阔斧地集中引进急需人才。四是学生培养模式封闭。中国的本科教育表现尚好,而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与国外差距显著。国外的研究性大学通常以博士项目(Ph.D. Program)为工作重心,且由导师组指导博士毕业论文。而我国的博士招考实行的多是作坊式的单导师制,既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又预留了不当竞争的制度空间。五是高质量学术研究期刊短缺。近年来国内部分金融期刊在规范化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我们仍然缺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Finance学术刊物。六是金融教材建设与实际需求脱节。通观上市的各类金融教材,大部分是由国外权威人士撰写的但与中国实际脱节的英文原版教材,我们缺乏一批运用现代金融理论、研究中国企业和资本市场的、中国版的Finance教材。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