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知识经济社会的法律变革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于以生产物质财富为主要目的的社会,阶段的划分是以对物质生产资料的占有为依据。经济因素成为阶段形成的决定因素甚至是惟一原因。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技术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谁占有知识,谁就拥有财富、拥有权利”。而“既然物质形态的资本已不是主要的生产要素,以对物质生产资料占有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准这条理论就不再适用” 。如果传统意义上的阶段不再存在,那么,法律的本质窨还是不是阶段意志的体现?有学者以为,知识不仅是“力量”,而且是“权利”,不仅是一种经济权利,也是一种政治权利。知识社会中的法律所体现的主观意志性,首先不是什么“阶段意志性”,而是“科学的意志”。因此,知识经济的到来对目前法理学根据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法律阶段性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事实上,如果我们全面观察马克思主义的阶段分析方法,就会发现,马克思对于社会的公析是从社会阶层的经济地位入手的,马克思对于经济上占据优势地位的群体之所以占据优势的结论是,对于资本这一工业社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的掌控决定了不同阶段的利益和在社会中的地位,从而决定了社会的形态。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是以物质资料的占有来划分阶级和阶层的。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形态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奴隶社会中的奴隶主掌握的是人力资源,封建社会的地主阶段掌握的是土地,工业社会的资本家掌握的是资本,而这些都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下物质生产的核心要素。
  按照萨缪尔森的观点,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分别是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和技术 。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科学和技术。我们同样按照马克思的思路,依据掌握生产力核心要素的群体必然是统治阶段的理论架构来分析知识经济,结论必然是,掌握知识(科学和技术)这一核心经济要素的群体必然成为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兴阶段,从这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律是统治阶段意志的观点仍然有其说服力和合理性。
  但是,尽管如此,知识经济的产生还是给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带来了全新的课题。
  首先,如何看待无产阶段专政的国家法律体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性问题。基于无产阶段是先进生产力代表和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归宿的历史认识,传统的法学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国家向无国家阶段的过渡,无产阶段法治也是向无法治的过渡。无产阶段专政(社会主义国家)是为了完成向无阶段这渡的历史性任务的“政治过渡时期”。但我们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要预斯的将来,所称的“知识经济”社会形态中的新生产力代表是“知产阶级” ,而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含义上的无产阶段,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基于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的阶段必然取得统治地位,并必然将自己阶段的“法”变为法律的理论,那么,知识经济的法律的建构则必然上逐步倾向于新兴经济统治阶级――知产阶级。因此,无产阶级法治事实上也就是社会主义法制或国家的历史合理性和意识形态价值都受到空前的挑战。
  另外,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考虑,知识经济充分发展的社会仍然需要传统意义上的法律和法治。事实上,法律正处于嬗变的,而并非消亡的过程之中。在可预期的将来。法律仍不会丧失其传统法律的意义和价值,不会演变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种社会中纯粹意义上的社会规范,仍然需要强制力的支撑。网络化、电子化等知识经济建设过程的初步实践表明,知识经济时代对法律和法制的需求趋于高涨。传统法律规制对象在高科技条件下的不断演变和升级,新事物又不断产生,这些有法律加以规范。
  同时,如前所述,在社会民主化的过程中,法律统治功能的弱化和社会功能的强化是不可避免的。国家主权和人民主权的统一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越来越真实的意义,因此,法律作为阶段意志在社会强制规范层面的表述的意义相对减弱。在法律技术化的过程中,法律又具有了越来越多的理性化色彩,技术规范的科学性和唯一性显然在某种层次上否定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对法律的决定作用。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削弱了马克思法学法律阶段意志论的说服力。
  马克思法学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遇到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但不能否定的是,马克思的基本观点仍然是具有高度真理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知识经济的发展是客观现实,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挑战。而敢于面对挑战,在挑战中发展自我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新挑战。而敢于面对挑战,在挑战中发展自我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只能才断地修正和发展马克思理论,不断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之树常青。
  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伴随着这一进程,法律必然也要经历痛苦的变革,在混沌中获得自己的新生。传统法学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既面临着新寻找合理性的问题,也面临着建设新框架的考验。而“活”的法律作为制度层面的重要部分,已经以自己或大或小的改革悄悄地反映着知识经济行将到来的脚步。面对这一情况,我们的任务当然不仅仅是被动地去适应这一过程,而是尽我们所能进行理性的思考。虽然理性的思考并不一定能使我们一步跨入未来社会,但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看到未来的影子,找到大致的方向。但我们看到的只能是大致的方向和未来的影子。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只有社会发展的实践才是检验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