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一本书,一段光阴

一本书,一段光阴


张芝梅


【关键词】法律史
【全文】
  题外话:
  当小磊把刚刚出版的书给我,仅仅在看序言时,我就被眼前不断浮现的她翻译这种书的种种画面所打断,不得不停止我的阅读,同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一定要为这本书写一篇书评。对你来说,这可能只是一本普通的书,一本你可能喜欢也可能未必喜欢的书;一本对你有用或是无用的书。或许你无法分享她翻译此书时的甘苦和心境,无法感知这段时光在她生命中的烙印。或许这些文本以外的东西对读者并不十分重要,但可能也是重要的,她的忘情的投入使译本的质量值得信赖。但愿你能喜欢这本书。为了每个人生命中不能忘却的各种各样的记忆。谨以此文纪念我们的友谊,祝福即将离开北大,去上海打天下的小磊。
  黑暗即将褪去,光明向我们走来……
  (一)
  从小到大,我们每个人大致都读过一些有关某个学科理论发展史的书。这些书大多是一些教科书或准教科书。相对于该学科的专门研究,可能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且可能也不如我们自己喜欢的某个作家的专著那样有吸引力,有智识上的挑战。但作为入门书,它们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对我们了解某一学科的基本的范畴、思想、人物有一定的帮助,并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们是否喜欢这门学科。一本好的入门书不在于对问题的独到的深入的研究,而在于引起人们继续深入了解书中所介绍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阅读相关著作的兴趣。所以,是否可读就成了个重要问题。对许多人来说,教科书是名声并不好。死板,面目可憎,而又不得不看可能是我们对教科书的整体的印象。但这本书明白易懂而又不乏幽默感。读起来亲切、顺畅。
  作为学科发展史,是否可信也是很重要的。这里的可信指不因作者个人的偏好过度扭曲历史上的人物或思想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的角度和个人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有价值的。有关“史”的书不仅仅是搜集一些材料,按时间顺序把某个学科的重要人物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写出来就可以了。同样的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如丹皮尔和贝尔纳就分别是从科学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研究研究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没有纯客观的历史,作者对材料的取舍往往反映了著者的观念;即使是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作者也会有不同的分析。所以,作者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历史的再现和阐释。但作者的偏好应该是节制的、有分寸的。在我读过的三本分别由梯利、罗素和文德尔班撰写的西方哲学史,就有很大的不同。梯利试图尽可能客观地还原历史,但他的哲学史让人感觉死板,缺乏洞见。而罗素的恰恰相反,太主观了,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切割历史,对他喜欢的人或流派他会花费大量的笔墨,而他不喜欢的则可能被一笔带过甚至被一笔勾销。当然,我并不反对对自己研究比较深入的流派多写上一些,但这多少还是应该有个限度问题。这样的史书,在我看来,并不是好的史书。相反,在我读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时我明白了著者的眼光对历史人物的思想和学科发展的脉络的把握是多么的重要。我觉得这本书的最大优点是对哲学史上各个问题的提出,各种思想的产生、解答和发展的来龙去脉说得特别清楚,让你感觉哲学史是鲜活的,有意义的,使你有进一步阅读哲学的兴趣。作为新康德主义者,他并没有对康德浓书重彩。
  我觉得,凯利的这本《西方法律思想简史》也有和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类似的优点。他能够把握学科发展的脉络,勾勒西方法律思想发展中一些主要问题,如自然法、国家理论、刑法、民法的观念变迁的理路。凯利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罗马法专家(《西方法律思想简史》序言,第3页,以下若无特殊说明,均指出自该书。),但他并没有长篇累牍地展示他的罗马法专长。他对20世纪的分析哲学以及政治学对法律的影响是颇有微词的(第2页),但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好恶加在对他们的评判上。如同凯利在前言中说到的,由于编者的观念不同,在柯英的书中,特别提醒读者注意卢曼在法律社会学方面的贡献;而劳埃德的书中虽然有800个名字,却没有卢曼。相反,劳埃德认为哈特很重要,并花了不少篇幅谈论德沃金,可在柯英的著作中,哈特只占寥寥四行,他对德沃金则只字未提(前言,第5页)。他力图纠正这样的偏颇。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