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知识分子与自由市场》丛书前言

《知识分子与自由市场》丛书前言


秋风


【全文】
  注:本前言在丛书出版时未被使用,该丛书目前已出版两种《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
  1
  在狄更斯的小说中,19世纪上半叶的伦敦整个就是一座人间地狱;在福尔摩斯侦探故事中,坏蛋总是那些平日道貌岸然、实则老奸巨滑的的有钱人;在好莱坞电影中,华尔街就是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场所;在最畅销的近代史著作中,19世纪的童工和女工被工厂主榨干最后一滴学后弃置水沟;在久演不衰的卓别林电影中,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属品;在富裕国家的大街上自由地地游行示威人的人士则说,全球化让穷国的穷人更穷了……
  这些,就是包括文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等等以文字为生的人士(诺齐克曾用过的一个词,wordsmith,“文字匠人”,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人文知识分子,尽管有点不那么贴切)呈现给大众的有关工业革命、市场和全球化的阴暗甚至可怕的图景。至于什么异化、单向度的人等等玄虚的概念,在当代充满文学色彩的哲学、社会理论著作中,更是层出不穷。
  所有这些叙述,都告诉读者一件事:工业革命、工厂制度、市场体系,当然还有市场扩展的结果——全球化——带给人类的只有不幸、痛苦、堕落、甚至灾难。他们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不断地复制这幅图景,从而使之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中西概莫例外。与其配合默契的则是一些热心肠的社会科学家,他们竭尽心智,为民众设计出一个又一个没有市场、没有资本、没有人剥削的人的美好制度。
  这套书将挑战这种源远流长的想象、愿景和叙述策略。因此,这是一套可能冒犯某些人士的感情和理智的书。因为它要探讨的正是这些知识分子对于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是否真正地反映了历史和现实。就是说,令普通民众的境遇得到空前改善的时代,为什么在他们眼里,却成了丑陋的时代?他们为什么以那种刻骨的、绝不妥协的仇视心态来批评、批判、甚至咒骂工业和市场?至于他们对于种种真正的邪恶视而不见,此处倒并没有涉及。
  2
  一个没有得到统计数据支持的经验性事实是:反对市场的人士中,有很多都是人文知识分子,或者,换句话说,像诺齐克所说的,在文人(或者说人文知识分子)中,反对市场的人士所占的比例异乎寻常地高。在经济学、以及更宽泛地说,在社会科学各领域中,持反市场态度的人士所占的比例则似乎要低得多。
  这些具有文学心态(或者本身就在从事文学艺术活动)的人士,具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具有这种气质的人,即使从事的是历史研究或社会研究,他们也特别容易被个别人的境遇所感动,并因此而利用想象的官能将这种情景无限制地放大。这种激情会控制他们,并使他们拒绝任何理性的分析。比如,新闻记者看到某个死难矿工的遗属的痛苦,立刻就会书写出一篇催人泪下、控诉私人小煤矿的新闻报道,并且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