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亚北转史直南:制礼作乐——寻求中国灵魂的法(8、9)

亚北转史直南:制礼作乐——寻求中国灵魂的法(8、9)


亚北


【摘要】二00二年春夏之交,我有两个月的闲暇做一批法学题。这批习题主要是关于法学基本理论的。在这批习题中,我曾多次引用史直南:《制礼作乐——寻求中国灵魂的法》([公法评论]2001/12/21),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本写作方式文学化且杂芜(对话体)的书中有某些数学般精确的理论,而我一直视法律为工程。现民法典的编撰已提上议事日程,我们同样得以开发软件工程的方式对待之。转载史直南书,是打算今年再找两个月的闲暇做一批民法方面的习题,以便看看我们的民法工程中会有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同时让那些对我的文章感兴趣的学友阅读起来方便一些。
【关键词】制礼作乐
【全文】
  制礼作乐——寻求中国灵魂的法(8、9)
  史直南 著
  目 录
  8.观念之结:几种流行观念的辨析
  8.1人之三足
  8.2中国老百姓的素质是否适合搞民主?
  8.3变革与革命?
  8.4经济发展会让民主自然到来?
  8.5中国离不开谁?
  8.6中国理当乘天地之正
  9.结束语:被迫穴居的理论
  8.观念之结:几种流行观念的辨析
  8.1人之三足
  阿:我时常想,要是一个人的心灵、大脑与身体能够完全和谐,那该有多好啊!
  坡:个人也得制礼作乐。
  阿:难道心灵、大脑与身体是人之鼎的三足吗?
  瑟:这倒是一个有趣的说法,它们各自也可算是人的根本、本身和作用。
  阿: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人与法之间就有一种内在的同一性。
  瑟:是的,人与法本是同根生的。
  坡:人法同构,天人合一!天下实现之日就是人成为人自身之日。
  瑟:人的制礼作乐与法的制礼作乐看来得相互参与,谁又能把这两者截然分开呢?……
  阿:瑟瑞斯,我们就不谈人的制礼作乐了,我不认为我把握了这个概念,坡埃也许把握得很好。大多数人,我相信,象我一样,会认为法的制礼作乐更加重要,而且,这也是他们认识人的制礼作乐的途径……我琢磨,政治社会和法治社会虽然各有自己的程序系统,但无论就程序系统的自恰,还是就其深化,两者都不可同日而语。也许这里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法治的程序系统有其自恰及深化的机制,政治的程序系统正好缺乏这么一种东西;法治的程序系统的自恰及深化以人的智识为限,不受人为阻拦,政治的程序系统虽也有可能受智识所限(比如古代),但往往受人为阻拦。
  瑟:是的。不过,应该说明的是,在古代政治社会,其程序系统的深化及自恰之所以受人为阻拦,主要还是因为智识发展不足的原因。因此,若以当时人的应然观念看问题,并考虑到这种应然观对人的作用,该程序系统虽然隐匿在制度之下,但还是有其自洽的一面。而在人类智识长足发展的今天,政治社会中的人为阻拦,要么是出自假的宏大叙事的笔法,要么是出自纯粹暴力的刀法,当然,实际情况往往两者参半,刀随笔动,笔为刀驱。
  阿:我看法治程序系统的自洽及深化,不管其中的机制是什么,这种机制肯定不能排除执牛耳程序(选举、媒体、政党)的功用。而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缺少的正是执牛耳程序。说得通俗一点,我们缺乏民治;说得再通俗一点,我们缺乏民主……也许人人都知道我们社会的症结出在哪里,但要化解这个症结,又谈何容易!可如果不化解这个症结,制礼作乐又如何启动呢?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