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共产党宣言》与经济体制改革——《共产党宣言》中的所有制理论再认识(法人人权系列)

《共产党宣言》与经济体制改革——《共产党宣言》中的所有制理论再认识(法人人权系列)


刘大生


【关键词】传统私有制;传统公有制;决裂.
【全文】
  到199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已经整整一百五十周年了。一百五十年以来,《宣言》为全世界的社会主义事业以及整个人类的进步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不可否认,人们在重视《宣言》价值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将《宣言》中的理论观点(尤其是《宣言》中关于所有制方面的理论观点)简单化、绝对化、教条化了。正因为如此,在当代中国,那些主张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人们,往往认为《宣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障碍;而那些反对改革的人们,又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全背离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因此,有必要对《宣言》中关于所有制的理论观点来一次再认识。
  
  一、《共产党宣言》没有正面回答的一个问题
  
  《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是专门回答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们尤其是资本家对于共产主义的责难的。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人反驳说,私有制一消灭,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
  这样说来,资产阶级社会早就应该因懒惰而灭亡了,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所有这些顾虑,都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同义反复:一旦没有资本,也就不再有雇佣劳动了”。①
  在这里,很显然,《宣言》的作者没有正面回答和解决“私有制一消灭,懒惰之风就会兴起”的问题。
  所谓“这样说来,资产阶级社会早就应该因懒惰而灭亡了,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是正面回答问题,而是用的逻辑学上的归谬法从反面回答问题。所谓归谬法就是顺着论敌的思路往前走,加进新的事实和材料,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论敌的思路是不可靠的。
  所谓“所有这些顾虑,都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同义反复:一旦没有资本,也就不再有雇佣劳动了”,显然也不是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在寻找提问者为何要提问的原因。
  从辩论或者论战的角度看,采用迂回曲折的战略战术,不对问题作正面回答,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论辩方法。然而,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看,对问题不作正面回答是不行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思想大家,自然懂得从正面回答问题的重要性。然而,他们的时代,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即“私有制一消灭”的社会毕竟没有成为现实,因而他们也就没有可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我们解决“懒惰之风就会兴起”的问题。
  从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上看,“懒惰之风就会兴起”的担忧,被不幸而言中了。近二十年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改革者所做的工作,从联产承包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解决劳动者和管理者的“懒惰之风问题”。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懒惰的表现就是出工不出力,就是“上工如拉纤,收工如射箭”;对于管理者来说,懒惰的表现就是不负责任、麻木不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等。这种懒惰之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确实是很盛行的。今天,这种懒惰之风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抑制,但是还不能说已经不存在了,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可以断言,一旦我们的企业里面的劳动者和管理者们的懒惰之风变成勤奋之风,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就达到预期的目标了,《共产党宣言》的作者们也就可以含笑九泉而永永无忧了。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