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解读北京的“傲慢与偏见”

解读北京的“傲慢与偏见”


刘武俊


【关键词】北京  制度  公共管理
【全文】
  
  我栖居北京已多年,尽管早就拥有所谓含金量颇高的“北京户口”,尽管可能没有经历不少外地人闯荡京城遭逢到的艰辛和坎坷,但我和大多数漂泊于京城的“外省人”一样,在这座城市似乎依然难觅“诗意地栖居”的感觉。对我个人而言,北京的魅力主要就是她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这显然有利于作为学术人的我的精神需要。不过,任何人都是不可能与世隔绝的世俗化生存的“社会人”,都市里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面对”这座熟悉或陌生的城市。作为学术人的我青睐北京首屈一指的学术文化氛围;作为社会人的我则对北京充满“傲慢与偏见”的制度环境颇为“感冒”。
  或许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作为一国之都的北京,作为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等等若干“中心”的北京,已经拥有太多的溢美之词,不过令人不敢恭维的是这座城市潜伏和涌动着一种掩饰不住的“傲慢与偏见”的气质,不客气地讲,这其实是一种以制度歧视为表征的霸气。从学术的视角考察,包裹着“傲慢与偏见”的是一层被称为“制度”的坚硬的“壳”,是被公共政策乃至法律法规呵护的“非常之壳”。我想以学者的眼光解读北京的“傲慢与偏见”,探讨和解构这种“傲慢与偏见”背后的制度诱因及制度背景。究竟是什么妨碍了北京的开放?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北京的形象?或许我的“一家之言”可以为寻觅问题的答案提供有益的启示。
  在我看来,相对于深圳等经济政策优惠型的“经济特区”,北京是一座典型的事实上的公共政策优越型的“政策特区”。北京人的优越感相当程度上是得益于各种特殊的优惠政策的发酵剂的长期催化。长城无疑是北京的重要旅游资源和北京人的骄傲(当然也是全体中国人的自豪),不过,封闭排外也是长城式建筑的另一种文化隐喻。建筑学意义上的长城是智慧的象征,但政策和制度上的“虚拟长城”则是一种僵化的制度壁垒。令人喟叹的是,北京城内的“城市壁垒”几乎是囊括就业、升学、迁徙等全方位的,其“恢弘气势”似乎并不逊色于城外的古长城。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以悲天悯人的口气感叹曰: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我想在中国的语境中将卢梭的名言雅正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户籍的枷锁之中。户籍已经成为制约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改革乃至废除户籍制度的呼声已经成为媒体的主流话语。户籍壁垒是北京的“制度鸿沟”的重要支柱,也是酝酿这座城市“傲慢与偏见”之非常气质、蒸发某些北京人“傲慢与偏见”之气焰的重要熔炉。奇货可居的北京户口成为北京人享用种种优惠政策乃至特权的通行证。从某种意义上讲,北京长期以来是一座用“北京户口”建构起来的无形的“围城”。尽管1998年7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转了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 的意见 ,从宏观上讲数十年铁板一块的中国户籍管制政策开始有了相当的松动 ,不少省市纷纷出台户籍改革的新举措,但北京市依然“我自岿然不动”,相对于其他兄弟省市北京市的户籍改革无疑相当缓慢且相当沉闷。北京,你还想、你还能“沉默”多久?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