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意思自治原则的变迁及其经济分析

    当自由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垄断阶段后,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自由经济学说逐渐被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所取代。市场经济形态的更替和经济学说的推陈出新,使得私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诘难与批评,逐步走向衰落。以意思自治原则发端地法国为例,学者列举了意思自治原则走向衰落的多种表现:(1)强制性合同的大量出现;(2)形式主义的悄然“复兴”;(3)保护消费者利益立法运动的蓬勃兴起;(4)合同解释原则的重大变化,等等。〔16〕上述诸种表现可集中归纳为:立法上,承认不以自由协商和双方合意为基础的契约的存在;司法上,探求当事人真意的原则为维护社会公正的需要所代替。
    曾经长期被奉为神圣不可动摇的、视为私法理论基础的意思自治原则为何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风光不再、日渐衰微?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但最深层、最本质的原因仍然是经济意义上的。
    垄断和国家垄断的资本主义经济区别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显著特征是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代替了完全的市场调节。出现这一转折的原因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市场经济的“失灵”。市场失灵带来的后果是信息不对称、生产过剩、失业和经济危机。国家干预主义成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正是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为契机的,特别是在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后形成的。但在此以前,国家干预经济作为一种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实施过。一战期间,各主要参战国为战争需要,对经济和市场不再采取“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而是实施所谓“战时经济政策”,即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制定强制性价格,限制商品出口,聚集战需物资,扶植军火工业。这使交战各国尝到了对经济实行政府管制的“甜头”。但这只是为战争形势所迫,是特殊情况下的国家干预经济。一战结束不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并发,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大批工人失业,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危险的困境,传统的反危机手段已不能奏效,迫使人们认识到经济自由主义已不适应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情况,国家干预经济不再是权宜之计。于1933年上台执政的美国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开始实行以扩大政府行政权力、加强政府干预经济为主线的“新政”。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就业理论和有效需求理论,他认为失业或非充分就业是常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是源于“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灵活偏好规律。在此三大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凯恩斯解释了社会经济失调和失衡的原因,进而引申出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即: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主义原则,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保证社会有足够的有效需求,实行充分就业。〔17〕因此,抛弃经济自由主义、实行国家干预是凯恩斯主义的精髓。国家干预主义取代自由放任主义而成为西方国家的主流经济学并成为现实的经济政策。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